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14 22: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例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锥尖尖锐 B.图钉钉帽宽大 C.刀刃锋利 D.缝衣针尖细
2.注射器针头做的尖细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3.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多,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4.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滑雪时穿上滑雪板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使用前磨刀
D.
书包带做的很宽
5.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Fa=Fb pa<pb B.Fa>Fb pa=pb
C.Fa=Fb pa=pb D.Fa<Fb pa<pb
6.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
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7.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8.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向右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21教育网
A.F不变,f和p均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和f不变,p变大
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10.如图是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它们的惯性越大
C.人的重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11.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21·cn·jy·com
A.P2=P1,F2=F1 B.P2>P1,F2>F1 C.P2<P1,F2>F1 D.P2>P1,F2<F1
12.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A:L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
A.FA:FB=2:3 pA:pB=3:2 B.FA:FB=3:2 pA:pB=2:3
C.FA:FB=2:3 pA:pB=1:1 D.FA:FB=3:2 pA:pB=1:1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3:2.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则G甲:G乙是   ,ρ甲:ρ乙是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3   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www.21-cn-jy.com
14.一个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如图所示是“自平衡电动踏板车”,当人站上踏板车后,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1·世纪*教育网
15.停在水平地面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   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   Pa.(g=10N/kg)
16.一本重为4N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www-2-1-cnjy-com
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0g、外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300g的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   Pa,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g=10N/kg)【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   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F2,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c-n-j-y
19.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压力之比是   .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0.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F为3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F.
21.在图中,一个小球挂在墙上,画出小球对墙的压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斜面B上,请画出物块A对斜面B压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f.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2·1·c·n·j·y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1*cnjy*com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2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来源:21cnj*y.co*m】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五.计算题(共5小题)
25.易步车(如图)以其体积小巧,结构简洁和驱动安全等优点,成为短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某品牌易步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从家骑行该品牌易步车上班,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10min到达公司.(取g=10N/kg)求:【版权所有:21教育】
最大速度
15km/h
单轮胎触地面积
25cm2
轮胎个数
2
车身自重
18.5kg
(1)该人的家到公司的距离.
(2)人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6.某品牌电热水壶说明书上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容量刻度线到壶底的高度为16cm,加水至容量刻线后,放到加热座上,加热座面积与壶底面积相同.壶壁厚度不,求:
(1)壶中水的重力是多大?
(2)壶对加热座的压强是多大?
品脾
型号
KE﹣l80GD
是否调温
不可调
额定功率
1500W
电源电压
220V
重量
0.6kg
容量
1.8L
壶底面积
200cm2
品质

产地
江南
27.图甲所示是我市的江面步行桥,图乙所示是一辆长8米的四轮观光游览车.
(1)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3×103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2)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2m2,人的总重为7000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游览车以3m/s的速度匀速行驶,需要4.8min才能通过整座桥,则该桥长约多少?
28.质量为50kg的小车在1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2倍(g取10N/kg).问:
(1)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有多大?
(2)如果小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4m2,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29.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质量为1.2t,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四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当它在水平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440m时,求:
(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汽车行驶这段距离用了多长时间?
(3)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多大?
 
六.解答题(共2小题)
30.动车的车窗旁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砸破玻璃,应选择图中的哪一个“逃生锤”?请简要说明理由.
3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回答:
(1)滑雪板的面积为什么做的较大?
(2)为什么滑雪板下表面做的很光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实例工作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锥尖尖锐 B.图钉钉帽宽大 C.刀刃锋利 D.缝衣针尖细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解答】解:A、锥尖做得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B、图钉钉帽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C、刀刃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D、缝衣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多以选择题型出现,而且中考经常把压强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引导我们关注身边的各种物理现象,并找出规律;此题能够体现生活处处是物理的思想,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2.注射器针头做的尖细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解:
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3.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多,是为了(  )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分析】根据减小压强的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解答】解: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压强大小的理解和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4.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滑雪时穿上滑雪板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使用前磨刀
D.
书包带做的很宽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A、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刀使用前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
D、书包带做的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则(  )
A.Fa=Fb pa<pb B.Fa>Fb pa=pb
C.Fa=Fb pa=pb D.Fa<Fb pa<pb
【分析】瓶盖和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瓶子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可求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正放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倒放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也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所以压力相等;
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压力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6.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
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分析】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又知道履带着地面积,根据p=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40×103kg×10N/kg=4×105N,
对地面的压强:
p===8×104Pa.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关键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7.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解答:
(1)固体可以传递力;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p=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解:
B、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故B错误;
C、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较大,根据p=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故C错误;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A、由BD的解答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尖对墙壁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故A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难度不大,关键是知道固体可以传递.
 
8.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向右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f和p均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和f不变,p变大
【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f不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关键是会分析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分析】①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由题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积(受力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压强公式p=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②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
【解答】解:
①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大小不变;
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得,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②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分析各个选项,只有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增大的.
 
10.如图是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它们的惯性越大
C.人的重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分析】(1)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减少摩擦力;
(2)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人的重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
(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将会滑行更远,不是为了减小压强,故A错误;
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B错误;
C、人的重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人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了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等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这类题目的观念是对这几方面知识的详细理解和熟练掌握.
 
11.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P2=P1,F2=F1 B.P2>P1,F2>F1 C.P2<P1,F2>F1 D.P2>P1,F2<F1
【分析】(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倒置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压强的变化情况;
(2)水对瓶盖和瓶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解答】解:
(1)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水的总重力,
所以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它们的总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倒置后,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小,故据p=可知,倒置后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1<p2;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
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
因此即F1>F2.
故选D.
【点评】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进行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F=pS分析,也可以根据容器的形状比较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分析,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
 
12.有一个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所示,已知LA:LB=3:2,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
A.FA:FB=2:3 pA:pB=3:2 B.FA:FB=3:2 pA:pB=2:3
C.FA:FB=2:3 pA:pB=1:1 D.FA:FB=3:2 pA:pB=1:1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重力公式、体积公式、密度公式得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对桌面的压强之比;由图可知,长方体截成A、B两块时的底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长之比,根据F=pS比较两者压力的大小.
【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ρgh,
由图可知,A、B两铜块的高度相同,
则两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1:1,故AB错误;
由图可知,长方体截成A、B两块时的底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长之比,
即SA:SB=LA:LB=3:2,
由p=可得,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A:FB=pSA:pSB=SA:SB=3: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要注意只有规则、均匀物体(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等)对水平面上的压强可以用p=ρgh进行计算.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3:2.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则G甲:G乙是 2:1 ,ρ甲:ρ乙是 16:27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3 大于 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1)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据此利用p=、G=mg、ρ=和V=L3列出等式,求解两物体的重力和密度之比;
(2)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力,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物块甲和物块乙的重力之和,得出两种情况下受力面积的大小,然后根据压强公式作出判断.
【解答】解:(1)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
因为G=mg、ρ=,
所以,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G甲:G乙=2:1,ρ甲:ρ乙=16:27;
(2)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力,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物块甲和物块乙的重力之和,
因为L甲:L乙=3:2,
所以,S甲>S乙,
根据p=可知,p3大于p1.
故答案为:2:1;16:27;大于.
【点评】此题考查重力、压强的大小计算和比较,涉及到重力、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度较大,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并灵活运用相关公式.
 
14.一个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1.5×104牛 ;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3×104 帕.如图所示是“自平衡电动踏板车”,当人站上踏板车后,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 变大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分析】(1)根据1Pa的物理意义回答,即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2)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人站立时的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底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底面积,根据p=可知两种情况下的压强公式,从而得出答案;
(3)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解:
(1)一个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4帕,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1.5×104牛;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人站立时或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因人站立时的受力面积为两只脚的底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底面积,
则由p=可知,人行走时的压强和站立时的压强关系为p走=2p站,
则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p走=2p站=2×1.5×104Pa=3×104Pa;
(3)当人站上踏板车后,受力面积不变,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故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为1.5×104牛;3×104;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压强的计算以及增大压强的方法,正确的区分人站立与行走时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关键.
 
15.停在水平地面的汽车质量为2400kg,汽车所受重力为 2.4×104 N.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共为0.12m2,汽车对地面压强为 2×105 Pa.(g=10N/kg)
【分析】知道汽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汽车所受重力,汽车对地面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又知道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求出汽车对地面压强.
【解答】解:汽车所受重力:
G=mg=2400kg×10N/kg=2.4×104N,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汽车对地面压强:
p===2×105Pa.
故答案为:2.4×104;2×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6.一本重为4N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 80 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此时教科书对桌面的压力就等于其本身重力,再利用压强公式p=即可求出答案.
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重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可判断压强变化.
【解答】解: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4N;
对桌面的压强p===80Pa.
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重力增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可知书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80;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和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等知识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同学们应熟练掌握.
 
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00g、外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300g的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 1000 Pa,杯子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2500 Pa.(g=10N/kg)
【分析】(1)知道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
(2)知道水的体积和质量,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壶和水的重力之和,根据p=求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10×10﹣2m=1000Pa;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杯+m水)g=(200×10﹣3kg+300×10﹣3kg)×10N/kg=5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p′===2500Pa.
故答案为:1000;25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密度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8.如图所示,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 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 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 等于 F2,p1 大于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手指受到的压力就是相等的,分析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根据p=比较压强的大小关系.拇指受到的压强不同,感觉到的疼痛不同.
【解答】解:两拇指同时压同一个物体﹣﹣﹣铅笔两端,两手指施加的力的是相同的,根据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手指受到的压力F1和F2就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左边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即P1>P2;
由于拇指受到的压强不同,感觉到的疼痛不同,所以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来比较压强,.
故答案为: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等于;大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两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然后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来判断.
 
19.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1:3 ,压力之比是 1:1 .
【分析】木块平放和侧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求出两者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解:∵木块平放和侧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木块的重力G不变时,压力F不变,即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1;
∵p=,且S平:S侧=3:1,
∴====.
故答案为:1:3;1:1.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0.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F为3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F.
【分析】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位置;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过其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解答】解:先选取标度为1N,然后过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的中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使线段的长度为标度的3倍,并标明压力F的大小,如图所示:
【点评】明确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是正确表示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的关键,要熟练用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表示力三要素.
 
21.在图中,一个小球挂在墙上,画出小球对墙的压力的示意图。
【分析】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
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解答】解:小球对墙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压力作用点作垂直于墙面向左的压力F.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作用点和方向。
 
22.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斜面B上,请画出物块A对斜面B压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f.
【分析】先确定所受各个力的方向,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分别画出,注意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位置.
【解答】解:物块A对斜面B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物块A静止,有下滑的趋势,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点可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见上图.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三要素表示出来,标上字母符号,有的要标出力的大小.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D、E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E、F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 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 增大受力面积 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 增大压力 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不能直接观察物理量的变化,而是通过物理量变化导致其它量的变化时,通过其它量的变化判断物理量的变化,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4)通过实验结论,结合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可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解答】解:
(1)本实验中,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多个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其次,通过海绵或泡沫的形变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还用到了转换法;
(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应选择图D、E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受力面积不同,应该通过图中的E、F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由图D、E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由图E、F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知,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由此可知,小丽的结论是正确的.
(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压路机的碾子很重,这是利用了:增大压力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D、E;E、F;(3)正确;(4)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点评】熟知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并能结实验结论运用到生活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泡沫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①③ 所示实验.
(3)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
【分析】(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分析图示实验,然后答题.
(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不变,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泡沫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图①③所示实验符合要求.
(3)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没有控制物体间压力相同,所得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泡沫的凹陷程度;(2)①③;(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本实验应用了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五.计算题(共5小题)
25.易步车(如图)以其体积小巧,结构简洁和驱动安全等优点,成为短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某品牌易步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质量为50kg的人从家骑行该品牌易步车上班,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10min到达公司.(取g=10N/kg)求:
最大速度
15km/h
单轮胎触地面积
25cm2
轮胎个数
2
车身自重
18.5kg
(1)该人的家到公司的距离.
(2)人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最大速度,又知道行驶的时间,根据s=vt求出该人的家到公司的距离;
(2)人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身自重和人的重力之和,受力面积为两轮胎触地面积之和,根据p=求出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由v=可得,该人的家到公司的距离:
s=vt=15km/h×h=2.5km;
(2)人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车+m人)g=(18.5kg+50kg)×10N/kg=685N,
受力面积:
S=2×25cm2=50cm2=0.005m2,
车对地面的压强:
p===1.37×105Pa.
答:(1)该人的家到公司的距离为2.5km;
(2)人在水平路面上骑易步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37×105Pa.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以及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6.某品牌电热水壶说明书上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容量刻度线到壶底的高度为16cm,加水至容量刻线后,放到加热座上,加热座面积与壶底面积相同.壶壁厚度不,求:
(1)壶中水的重力是多大?
(2)壶对加热座的压强是多大?
品脾
型号
KE﹣l80GD
是否调温
不可调
额定功率
1500W
电源电压
220V
重量
0.6kg
容量
1.8L
壶底面积
200cm2
品质

产地
江南
【分析】(1)已知壶的容量,根据m=ρV求出壶内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其重力大小;
(2)壶对加热座的压力等于水和壶的重力之和,再根据p=求出壶对加热座的压强.
【解答】解:(1)壶的容量V=1.8L=1.8×10﹣3m3,
由ρ=可得,壶中水的质量:
m水=ρV=1.0×103kg/m3×1.8×10﹣3m3=1.8kg,
壶中水的重力:
G水=m水g=1.8kg×10N/kg=18N;
(2)壶对加热座的压力:
F=G=(m水+m壶)g=(1.8kg+0.6kg)×10N/kg=24N,
壶对加热座的压强:
p===1.2×103Pa.
答:(1)壶中水的重力是18N;
(2)壶对加热座的压强是1.2×103Pa.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压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7.图甲所示是我市的江面步行桥,图乙所示是一辆长8米的四轮观光游览车.
(1)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3×103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
(2)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2m2,人的总重为7000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游览车以3m/s的速度匀速行驶,需要4.8min才能通过整座桥,则该桥长约多少?
【分析】(1)已知游览车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G=mg求解重力;
(2)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人和游览车的总重力,已知受力面积,利用p=求解压强;
(3)已知游览车的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变形求桥长.
【解答】解:
(1)游览车受到的重力:
G=mg=1.3×103kg×10N/kg=1.3×104N;
(2)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力:
F=G总=G人+G车=7000N+13000N=20000N,
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
p===2.5×105Pa.
(3)由v=得该桥长:
s=vt=3m/s×4.8×60s=892m.
答:(1)它受到的重力是1.3×104N;
(2)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2.5×105Pa;
(3)该桥长约892m.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关键是知道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人和游览车的总重力.
 
28.质量为50kg的小车在1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2倍(g取10N/kg).问:
(1)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有多大?
(2)如果小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4m2,那么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分析】(1)知道小车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利用f=0.2G求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由于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小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小车的重力,知道受力面积,再利用p=求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
(1)小车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f=0.2G=0.2×500N=100N;
(2)因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小车对地面的压力:
F=G=500N,
受力面积S=4×10﹣4m2,
小车对地面的压强:
p===1.25×106Pa.
答:(1)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00N;
(2)小车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6P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注意水平推力为干扰项,属于基础题目.
 
29.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质量为1.2t,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四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0cm2.当它在水平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440m时,求:
(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汽车行驶这段距离用了多长时间?
(3)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多大?
【分析】(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利用p=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知道汽车行驶这段距离的速度,根据t=求出行驶的时间;
(3)已知发动机的功率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P===Fv求出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
【解答】解:(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2×103kg×10N/kg=1.2×104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2×105Pa;
(2)由v=可得,汽车行驶这段距离用的时间:
t===72s;
(3)由P===Fv可得,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
F牵===3000N.
答:(1)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2×105Pa;
(2)汽车行驶这段距离用了72s;
(3)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30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速度公式、功率公式的应用,灵活地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是解题的关键,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六.解答题(共2小题)
30.动车的车窗旁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砸破玻璃,应选择图中的哪一个“逃生锤”?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逃生锤”的目的是为了击碎玻璃,因此应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因此,为了打坏玻璃,就要给玻璃以较大的压强,根据公式p=可得,在压力一定时,应选锤头接触面积最小的,产生的压强才最大,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动车的车窗旁配备“逃生锤”,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
 
31.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回答:
(1)滑雪板的面积为什么做的较大?
(2)为什么滑雪板下表面做的很光滑?
【分析】从滑板的面积较大涉及到压强;滑板比较光滑涉及到摩擦力;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答:(1)滑雪板的面积做的较大,是在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避免陷入雪中.
(2)滑雪板下表面做的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使滑行更快.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减小摩擦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