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礼记》二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22《礼记》二则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4 14: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22课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读一读·感知】
1.作品简介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也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共49篇。2.行文思路
答案:学习重要性 教学相长 【填一填·积累】
1.通假字
学学半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一个“学”   教导 2.一词多义
答案:(1)了解/知道 (2)代词,代指嘉肴/表推测的语气 3.古今异义
(1)虽有嘉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虽然
(2)不知其旨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主旨,要旨﹒﹒(3)教然后知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困难
答案:(1)即使 (2)味美 (3)困惑﹒4.词类活用
弗食,不知其旨也 (名词用作动词, ________)?
答案:吃﹒【做一做·探究】
5.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教和学的关系。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
【读一读·感知】
1.作者名片(加下划线内容要记牢)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2.行文思路
答案:天下为公 安居乐业 外户不闭 【填一填·积累】
1.通假字
(1)选贤与能 “____”同“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同“____”,______
答案:(1)与 举 (2)矜 鳏 老而无妻2.一词多义
答案:(1)因此/所以 (2)是/为了3.古今异义
(1)女有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返回
(2)大道之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宽阔的道路﹒﹒﹒(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偷东西的人
(4)是谓大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答案:(1)归宿 (2)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3)害人 (4)这 4.词类活用
(1)不独子其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
(2)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
(3)选贤与能 (形容词作名词,__________)?
(4)盗窃乱贼而不作 (动词用作名词,_________)?﹒﹒﹒﹒﹒答案:(1)以……为子 (2)以……为亲 (3)品德高尚的人 (4)盗窃的事情5.文言句式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宾语前置句,
“力恶”宾语前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做一做·探究】
6.“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7.“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8.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和“大同”有什么区别?
答案:“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9.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答案: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