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20: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7学年第二学期《科学》七年级下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十二)
第四章 5—7节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核之中
C.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D.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幔层
2. 全球由几大板块组成(  )
A.四大板块 B.五大板块 C.六大板块 D.七大板块
3. 我们通常把“海拔高,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4. 根据板块学说,亚洲大陆属(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
5. 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一样厚
6. 地震发生时,下列应对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赶紧跑到楼顶,避免压伤
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躲到面积较小的卫生间里,双手抱头
D.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防止被瓦片、砖块砸伤
7.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板块的内部 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8.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相撞形成的地形是(  )
A.海沟、弧岛 B.海岭、海岸山脉 C.裂谷、海洋 D.巨大的褶皱山脉
9. 浙江省的地形,以下列哪两种为主(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
10. 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珠江三角洲属于下列哪一种地形类型(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11. 板块张裂形成的地形是(  )
A.海沟、弧岛 B.海岭、海岸山脉 C.裂谷、海洋 D.巨大的褶皱山脉
12. 相对高度一般很大,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貌属于(  )
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丘陵和山地
13.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的底部 D.地幔的软流层
14. 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在20世纪发生了六次大的喷发,推测它是(  )
A.休眠火山 B.活火山 C.死火山 D.不能确定
15. 人们在台湾海峡的底部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证明该处曾经是(  )
A.陆地 B.海洋 C.山地 D.湖泊
16. 人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发现有贝类化石出现,这说明(  )
A.以前这里有生活在陆地的贝类 B.现在这里离海洋很近
C.地壳变动前这里是海洋 D.地壳变动使生物生活环境也随地势而改变
17. 下列具体做法不利于减少地震损失的是(  )
A.某中学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防震演习 B.某市放宽对新增建筑物防震设施要求
C.某省成立地震局
D.某市地震局制作地震科普之窗网页,并在网上发布
18. 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我国江西瑞昌的地震震级达5.6级,该地震属于(  )
A.轻微地震 B.有感地震 C.破坏性地震 D.一般地震
19. 地震和火山都是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其相同点是(  )
A.都对地形没有影响 B.能量都来自地球外部
C.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 D.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20. 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21. 如果你遇到下列异常现象,可以作为地震来临信号的有(  )
A.下酸雨 B.井水喷涌 C.铁树开花 D.河床变浅
22. 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产生原因是(  )。
A.流水的作用 B.地壳的隆起和下沉
C.风沙的作用 D.火山的强烈喷发
23. 高原地形的特点是(  )
A.海拨高、相对高度大 B.海拨高、相对高度小
C.海拨低、相对高度大 D.海拨低、相对高度小
24. 在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25. 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形成了(  )
A.喜马拉雅山 B.东非大裂谷 C.雅鲁藏布江 D.安第斯山脉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3分)
26. 地球内部的结构就好象一个煮熟鸡蛋的内部结构,其中蛋壳就相当于     ,蛋白相当于     ,蛋黄相当于     。
27. 下列地表形态都是在地球内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1)分别写出形成上图各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A     B     C     D     。
(2)总结各图可以得出: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     ,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     。一般来说,     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28.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岩石圈被分割成      、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      等六大板块。
29. 在板块     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在板块的     地区,常形成山脉。
30. 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的结果。
31. 在干旱地区,对地表影响最大的外力因子是     ;而在湿润地区,     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3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等高线的分布呈      状,由内向外,      变小;等高线分布密集的地区说明坡度较     ,等高线分布重叠的地方说明此处的地形是     。
三、我会识图填图(每空1分,共21分)
33. 右图是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通过观察,请回答: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     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世界各地每年发生地震多达500万次,世界上
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     和
         地区。
(3)地震的发源地称     ,一般位于地表以
下0~300千米,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源处叫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     (填“大”或“小”)。
34.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火山一般由B     、火山锥、C     三部分组成。
(2)火山喷发物主要有熔岩流和A     和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     (填字母)
35. 读右图,请回答下列各题:
(1)用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陡崖     ;
(2)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3)假如周末你和爷爷奶奶去爬这座山,根据等高线
地形图,最好选择从哪个点上山,为什么?(2分)
(4)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
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四、我会分析与探究(共6分)
36.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的重大伤亡。(每小题1.5分,共3分)
(1)这次海啸是由什么引起的(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台风 D.海洋污染
(2)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②该地区是多河流入海口
③沿海人口密度大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7. 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336.15米,面积3.5平方公里。它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图乙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依图作答:(每空1分,共3分)
(1)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     。
(2)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海浪作用
(3)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
路。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度较缓,判
断的理由是:此处          。
(十二)
一、1-5 CCBBA 6-10 ADDCA 11-15 CCDBA 16-20 CBCCC 21-25 BABBA
二、26.地壳 地幔 地核 27.(1)内力 内力 外力 内力 (2)加大 平坦 内力 28.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9.张裂 碰撞 30.地壳变动 31.风力 流水 32.封闭 海拔 陡 峭壁
三、33.(1)内力 断裂 错位 (2)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震源 震中 大 34.(1)火山口 岩浆通道 (2)火山灰 气体 D 35.(1)A B E (2)D (3)C,此处坡度较缓 (4)海拔 相对高度
四、36.(1)A (2)B 37.(1)B (2)A (3)等高线分布较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