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取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3个会认字。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懂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21教育网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重点句)。
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凸透镜,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述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2.幻灯[课件辅助,帮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习1至4自然段
(一)默读1至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画完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教师指导。
1.第三自然段。
(1)提问:火为什么这么重要呀?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没有火,()。
(2)教师渲染情境。(叙述)
教师: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你是探险队员,此时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指导朗读。
2.师生谈话。
师:你就是探险队员,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的一个孤岛上,火却丢失了,你有什么办法?
3.课件: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1)指名读。
(2)课件对比“绝望和失望”感知。
提问:哪句好,为什么?
(3)指名读。
三、默读自学5至7自然段
(一)学习提示:
1.默读思考,为什么只有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
画出相关词句。
2.思考后可与同桌说一说。
教师指导:
(1)不放弃的精神。
课件: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
①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②教师启发。
③练习朗读。
(2)智慧。
①小声读6、7自然段,思考: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感知取火过程。
④重点词语的指导:摩挲。
指名读。
⑤学生质疑,分小组讨论。
⑥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a、为什么轻轻地刮?为什么摩挲?
观察抚摩透镜,感受凸透镜的特点。
指名读。
b、举、向。
教师指导:透镜取火的原理。
c、提问: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对什么的利用呀?(板书:科学知识、冰与太阳)
d、小结。
(3)顽强的品质。
①提问:看着这刮、这摩挲、这举、这向,除了智慧,聪明,你还有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冰天雪地中,在这样冷的情况下,他还用温暖手摩挲,用小刀轻轻地刮,
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②自由读6、7自然段:感受年轻队员的智慧与顽强的品质。
(4)朗读第六自然段。
提问:面对着死亡的威胁,看着年轻队员的一举一动,看着这救命的冰透镜,你是怎样的心情?
①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②指导朗读。
③师生对读,体会大家当时的心情。
四、朗读第8自然段
1.出示图片,激发学生想象,体会探险队员此时心情。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件:这红红的火,()。
教师渲染情景。
3.齐读第八自然段。
五、总结
1.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从大家陷入绝望到成功后欢呼跳跃的激动。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2.总结。提问: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通过教师的总结,告诉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我们的知识积极想办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