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5 17: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离子键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物质。
2.为什么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还是失去电子?
提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除外),是稳定结构,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故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3.写出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画出Na+和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提示:2Na+Cl22NaCl;
Na+:;Cl-:
[新知探究]
探究1 所有的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吗?
提示:不是,两种或多种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化学键,但单原子分子形成的物质(如稀有气体)就没有化学键。
探究2 化学键断裂就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吗?
提示:不一定;如NaCl受热熔融时破坏离子键,但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探究3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必记结论]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3.对化学键的理解
[成功体验]
1.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化学键概念理解的对话,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解析: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成键原子必须是直接相邻的,不相邻的原子间也有相互作用,但不属于化学键,化学键的相互作用既包括相互吸引,也包括相互排斥,是两种作用力的平衡,化学键的成键微粒是原子或离子,但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
答案:乙、丙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相邻的两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
(2)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
(3)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
(4)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
解析:(1)形成化学键的原子不一定是两个,可能是多个。
(2)形成化学键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是强烈的。
(3)化学键不是存在于“分子之间”,而是存在于“原子之间”或“离子之间”。
(4)水分子内存在H、O原子间的化学键,分子间的H、O原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但不是化学键。
答案:(1)× (2)× (3)× (4)×
[新知探究]
探究1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是指静电引力吗?
提示:静电作用包含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和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探究2 是否所有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离子键?
提示:不一定;如AlCl3中不存在离子键。
探究3 是否只有非金属元素都不能形成离子键?
提示:不一定;如NH4Cl晶体中,NH与Cl-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必记结论]
1.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认识NaCl的形成
(1)图示:
(2)分析:
2.离子化合物和离子键
3.对离子键的理解
[成功体验]
3.最可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任意两种元素之间的化合
B. 两种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C. 任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D.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解析:选D 活泼金属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
4. 以下几种物质均为离子化合物,请给以归类(连线)。
(1)NaCl、Na2CO3、KNO3    A.强碱
(2)NaOH、Ba(OH)2 B.盐
(3)Na2O、CaO C.金属氧化物
解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大多数盐,如(1)组;强碱,如(2)组;多数金属氧化物,如(3)组。
答案:(1)—B  (2)—A  (3)—C
[新知探究]
探究1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电子式相同吗?如何书写?
提示:不相同;钠原子的电子式Na·,钠离子的电子式Na+。
探究2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电子式相同吗?如何书写?
提示:不相同;氯原子的电子式?,氯离子的电子式。
探究3 MgF2的电子式书写为,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正确的为。
[必记结论]
1.电子式的概念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式子。
2. 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
[成功体验]
5.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 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 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解析:选D 电子式是指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的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式子,A、B、C正确,D错误。
6.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A 一要注意阴离子电子式的书写要用[ ]。二要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B应为,C应为,D应为。
———————————————[关键语句小结]————————————————
1. 了解“3个”概念:
(1)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3)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2. 知道“3个一定”:
(1)稀有气体一定无化学键;
(2)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 会书写“3个电子式”:
[例1] 小亮的纠错笔记中有两道题未分析,请帮他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A.CaCl2        B.HCl
C.Na D.H2O
解析:(1)A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B项,离子键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D项,如NH4Cl中没有金属元素也存在离子键。
(2)Na是金属单质;HCl、H2O分子中均无易失电子的原子,不是离子化合物;Ca是活泼金属,Cl是活泼非金属,两种原子分别失、得电子形成Ca2+、Cl-,故CaCl2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1)B (2)A
三方面判断离子化合物
(1)化学键类型方面: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2)化合物组成方面: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AlCl3例外)、强碱、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包括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3)化合物性质方面: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AlCl3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但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
(2)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吗?
提示:不一定;如NaCl中存在离子键,而HCl中不存在离子键。
  [例2] 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简单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电子式,不用加方括号,A项错误;所有阴离子电子式都要加方括号,B项错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时,离子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D项错误。
书写电子式时的常见错误
(1)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无离子”,如NaCl的电子式错写为。
(2)简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只写离子符号即可,如NaBr的电子式错写为。
(3)离子化合物中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如MgF2的电子式错写为或。
(4)铵盐中NH的电子式易漏写,如NH4Cl的电子式错写成。
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离子电子式和阳离子电子式构成,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阳离子的电子式和离子符号相同,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正电荷,简单阳离子不用方括号;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使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K层为最外层时,为2个电子),用方括号把电子围在内部。Na2O2的电子式正确的书写为。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 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 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离子
D. 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析:选C 化学键是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在把握概念时注意:①相邻,因为若不相邻,其作用力必然很弱;②原子或离子是成键微粒;③强烈的相互作用区别于弱的相互作用。
2.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 . 6和8        B.8和11
C.12和9 D.11和17
解析:选A A中对应的元素是C和O,都是非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B中对应的元素是O和Na,C中对应的元素是Mg和F,D中对应的元素是Na和Cl,它们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故都能形成离子键。
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 .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 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 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B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A项正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所以B项错误;原子形成离子键时,失电子带正电荷,得电子带负电荷,且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一致,C项正确;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4.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解析:选B S2-的电子式是,因为它是阴离子,必须加“[]”。
5.已知:氢化钠(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是+1价,NaH跟水反应放出H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
(2)在NaH中的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__________。
(3)写出Na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属于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H为离子化合物,由阴离子H-和阳离子Na+构成。Li+与H-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由于Li的核电荷数大,所以离子半径小。
答案:(1)离子键 (2)大
(3)Na+[∶H]-
(4)NaH+H2O===NaOH+H2↑
H2O NaH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C.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
解析:选D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离子化合物,A项不正确;离子化合物也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B项不正确;像BaSO4等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C项不正确;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D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 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D 离子键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斥力和静电引力,A项错误;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但也有例外,如AlCl3,B项错误;CaCl2中,两个氯离子(都是阴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离子键存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C项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3.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Cl2         B.CO2
C.NaCl D.CH4
解析:选C 离子键一定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l2为单质,CO2、CH4分子中不存在离子,无离子键,NaCl为离子化合物。
4.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阴、阳离子需交替出现。要特别注意,当含两个或多个相同离子时,不能合并写,A不正确;S2-的电子式在“[ ]”的右上角标明该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而不是化合价,B、C不正确;故仅D正确。
5.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在化合物Mg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解析:选D A中,如NH4Cl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B中,离子键必须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C中,离子化合物处于晶体状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才能导电。D中,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是Na、F,属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
6.[双选]下列各组元素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N、O B.N、H、Cl
C.C、O D.Na、O
解析:选BD 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能形成离子键; 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7.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选D 不是离子化合物的物质也可以溶于水,且能电离出离子使溶液导电,如HCl、H2SO4等;不含离子键的单质和化合物也能具有很高的熔点,如金刚石、SiO2等;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其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破坏,产生阴、阳离子。
8.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不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与f B.a与g
C. b与g D.d与g
解析:选D 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a与g、b与g均可形成离子键,而d与g不易形成离子键。
9.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 B.Na2S
C.Na2O D.K2S
解析:选D 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元素位于ⅥA族,为S,K2S电离出的K+与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10.能以离子键相结合生成A2B型(B为阴离子)离子化合物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
B.原子序数为20和9的元素
C.原子序数为13和17的元素
D.原子序数为19和16的元素
解析:选D 原子序数是11和17的元素分别是Na、Cl,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AB型);B项的两元素是Ca、F,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aF2(AB2型);C项的两元素是Al、Cl,形成共价化合物AlCl3(或Al2Cl6);D项两元素是K、S,能形成化合物K2S(A2B型)。
11.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
(1)X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________,分子中________(填“有”或“无”)化学键。
(2)Y与钠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Z与钾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解析:依据题意知X处于第1周期,故为氦元素,其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Y处于第2周期ⅦA族,为氟元素,与钠化合时生成NaF;Z处于第3周期ⅥA族,为硫元素,与钾形成的化合物为K2S。
答案:(1)He 无
12.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3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
(1)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B、C三种元素两两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可推知B为钠元素,设A的原子序数为x,由A、C同主族知,C的原子序数为x+8,即x+11+x+8=35,则x=8,故A为氧元素,C为硫元素。
答案:(1)氧元素 钠元素 硫元素
(2)Na2O Na2O2 Na2S
13.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__r(N3-)(填“>”、“=”或“<”)。
解析:(1)Na位于ⅠA族,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的Na+;N位于ⅤA族,易得到三个电子成为-3价的N3-,所以Na3N应属于离子化合物。
(2)Na3N与HCl反应时,N3-与盐酸电离出的H+结合成NH3,NH3再进一步与HCl反应生成NH4Cl,Na+与Cl-形成NaCl,故可生成两种盐。
(3)Na+、N3-电子层结构相同,故离子半径r(Na+)答案:
第二课时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1.什么是化学键?化学键通常分为哪两种类型?
提示: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是两种常见的化学键。
2.有下列物质:①NaCl ;②NaOH;③H2O;④N2;⑤HCl;⑥Al2O3;⑦He,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哪些?
提示:①②⑥属于离子化合物。
3.氦气中是否存在化学键?
提示: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
[新知探究]
探究1 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成键的?是否只有共价化合物中才含有共价键?
提示: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不是,如Cl2分子内氯原子间也形成共价键。
探究2 用电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能体现共价分子的结构,根据教材P14表1-8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3 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可形成多少条共价键?碳原子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有哪些?
提示:4;碳原子与碳原子可形成碳链和碳环,且碳碳之间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
[必记结论]
1.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认识HCl的形成
(1)图示:
(2)分析:
各提供1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的最外层都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2.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
3.共价化合物
(1)概念: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2)结构式:原子间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如NH3的结构式为。
4.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成功体验]
1.课堂讨论时,某学习小组就共价键的理解有以下认识,指出其中错误的说法________。
解析:非金属元素也可形成离子键,甲错误;NaOH、Na2CO3等许多离子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乙正确;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也可能为单质,如Cl2,丙错误;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丁正确。
答案:甲、丙
2.请写出C2H6、C2H4、C2H2的结构式,并指出能否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
答案:C2H6、C2H4、C2H2的结构式分别为
,结构式不能反映分子的空间构型,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新知探究]
探究1 氯化钠固体受热熔化时破坏化学键吗?
提示:破坏离子键。
探究2 干冰受热升华为CO2气体时破坏化学键吗?干冰升华时破坏的作用力是什么?
提示:不破坏共价键;干冰升华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探究3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这两个变化中,哪种是物理变化?哪种是化学变化?哪一个过程吸收的能量主要是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
提示:电解水生成H2和O2是化学变化,水受热汽化是物理变化,水汽化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必记结论]
1.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
(1)概念:存在于某些氢化物分子(如HF、NH3、H2O)之间的较强的作用。
(2)特点(强度):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键。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成功体验]
3.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解析:选D 碘升华是物理变化,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增大,聚集状态由固态转变为气态,但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影响。
4.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
A.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解析:选B 冰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只含有离子键;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碘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选项符合题意。
———————————————[关键语句小结]————————————————
1.了解“3个”概念:
(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2.“2个”关键词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熟悉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解析:选B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中还可能含有离子键,若含有离子键则该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化合物分子中若不含离子键,则为共价化合物,所以B正确;分子可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故C错;通常情况下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但有些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形成共价键,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还可能含有共价键。
(2)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3)非金属元素一般形成共价键,但铵盐为离子化合物。
(4)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解析:选C 非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学键时,可能通过共用电子对成键(即共价键),也可能通过得电子成键(形成离子键),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A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错误;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例2] 水电解生成H2和O2,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属化学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B.后者属物理变化,破坏了化学键
C.H2O比H2S的沸点高是因为水中含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强,比氢键弱
解析:选C 前者属化学变化,破坏了化学键,同时也有新化学键形成,A错误;后者属物理变化,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B错误;水中含氢键,使其沸点较高,C正确;分子间作用力弱于氢键,氢键弱于化学键,D错误。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必然有化学键的变化,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可能有离子键变化,也可能有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如NaCl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冰融化时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
(2)物质稳定性指的是化学键的强弱,而不是分子间作用力。物质越稳定,分子越牢固,化学键越强。
(3)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离子化合物中无分子间作用力。
(4)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冰的融化
C.食盐溶于水
D.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
解析:选B 冰的融化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水分子未发生变化,因此水分子内的化学键也未发生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
(1)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化学键被破坏,产物中有新化学键的形成,如H2与Cl2反应生成HCl,H2、Cl2中的化学键被破坏,形成HCl中的化学键。
(2)化学反应时,并不是反应物中所有的化学键都被破坏,如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中,Na2SO4、BaCl2中的离子键被破坏,但SO中共价键未被破坏。
2.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3.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1)溶解过程:
(2)熔化:
4.单质的熔化或溶解过程
(1)由分子构成的固体单质,如I2的升华、P4的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
(2)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3)对于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例3] 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粒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情况(填“离子键”、“共价键”或“分子间作用力”):
(1)NaCl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2)HCl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3)SO2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4)酒精溶于水时破坏________;
(5)NaOH和HCl反应时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
(6)反应2H2+O2===2H2O中,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形成的是________。
(7)CaCl2和Na2CO3反应时,被破坏的化学键有______,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
(8)Na2O熔化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
解析:NaCl、HCl、SO2中分别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溶于水时被破坏相应的化学键;酒精溶于水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可解决(1)、(2)、(3)、(4);而(5)、(6)、(7),根据各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判断即可;(8)中Na2O是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离子键。
答案:(1)离子键 (2)共价键 (3)共价键 (4)分子间作用力 (5)离子键 共价键 (6)共价键 共价键 (7)离子键 离子键 (8)离子键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K2S、Na2O等。
(2)只含共价键的物质: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铵盐例外),可为单质,也可为化合物,如Cl2、HCl、CO2、H2O等。
(3)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H4Cl、NaOH、KNO3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等。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无化学键破坏。
(1)冰融化时有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提示:冰融化过程破坏的主要是氢键,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在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中,化学键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反应中有离子键、共价键的断裂,有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解析:选A H元素与Br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两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故B、C两项错误;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r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能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因此A正确;D项不是电子式。
2.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KOH B.MgO
C.C2H6 D.NH4Cl
解析:选C A、B属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D为铵盐也属于离子化合物;C中C和H都不易失电子,只能形成共价键,C2H6属于共价化合物。
3.HF分子非常稳定,原因是(  )
A.分子间作用力很强
B.分子中含氢键
C.HF含离子键
D.氢氟化学键很强
解析:选D  分子的稳定性大小由其分子内化学键强弱决定。
4.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化铵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解析:选C HCl、NaCl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破坏化学键,电离出离子;NH4ClNH3↑+HCl↑,该过程破坏反应物中化学键;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化学键,故C正确。
5.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
A.HCl B.NaCl C.Na2SO4 D.Na2S E.He F.N2
请用序号回答(1)~(3)题: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试写出D、F的电子式、F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HCl、N2只含共价键;NaCl、Na2S只含离子键,Na2SO4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e无化学键。
答案:(1)A、F (2)C 
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解析:选B A项应为;B项为CO2的比例模型;C项应为;D项应为N≡N。
2.离子键和共价键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化合物中。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A.N2         B.NH4Cl
C.HI D.NaCl
解析:选B A项和C项中只存在共价键,D项中只存在离子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任何化学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选A 含离子键的物质必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可能含有共价键,A项正确,B项不正确;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任何化学键,C项不正确;NH4Cl等铵盐中都为非金属元素,但却属于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4.下列物质中为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
A.NaOH B.NH4Cl
C.N2 D.H2O
解析:选D NaOH、NH4Cl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N2、H2O中只含共价键,但N2为单质,只有D符合题意。
5.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  )
A.NaOH B.CH4
C.SO2 D.H2O
解析:选A A中NaOH的电子式为,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C、D中都含有共价键而不含离子键。
6.[双选]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SO2和H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解析:选AB A项、B项两组物质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NaCl、KCl两种物质中的化学键均为离子键,而HCl、CCl4两种物质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7.[双选]下列各对原子序数对应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合物的是(  )
A.9和11 B.17和1
C.6和8 D.12和8
解析:选BC A项是F和Na,可以以离子键结合成NaF;B项是Cl和H,可以以共价键结合成HCl;C项是C和O,可以以共价键结合成CO和CO2;D项是Mg和O,可以以离子键结合成MgO。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 B.SiCl4
C.H2O D.PCl5
解析:选B 若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则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选项A中B为+3价,与最外层电子数3之和为6,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Si为+4价,最外层有4个电子,Cl化合价为-1价,最外层有7个电子,符合要求;选项C中H最外层为2电子稳定结构;选项D中P的化合价为+5,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不符合题意。
9.(衡阳高一检测)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  )
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
解析:选C 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X可能为H、Li、Na;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可能为O、S。X、Y可形成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H2O,A对;X、Y形成的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为H2O2,B对;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为Na2O、Na2O2、Na2S等,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C错;X、Y形成的双核离子为OH-,形成的四核离子为H3O+,D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分子内存在氢键,所以水分子非常稳定
B.氢键属于化学键
C.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水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导致水的沸点较高
D.水分子之间无分子间作用力,只有氢键
解析:选C 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也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沸点较高,化学键是物质内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水分子中氢氧化学键较强,故水分子较稳定,氢键不属于化学键。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1)上述________(填字母)元素原子半径最小。
(2)“神舟”九号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字母)元素组成的。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气体,用于稀释氧气,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a与h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当该物质呈固态时,其分子内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4)现有另一种元素X,其原子获得一个电子的能力比上图中所列元素都要强。则X是________(填名称)元素,其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族,氢化物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各元素分别为
氢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得到电子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得电子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因此X所代表的是位于第2周期ⅦA族的氟元素。
答案:(1)a (2)c f ??
(3)共价键 ? H—Cl
(4)氟 ⅦA 
12.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一个片断,其中X、Y、Z、W均属于短周期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则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Y、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这三种酸的正盐的含氧酸根离子中,有两种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Na与Y和Z的单质分别反应可以生成摩尔质量相同的两种化合物,其中Na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
解析:(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N2和O2。若X为氧元素,则Y、Z为稀有气体元素,W没有相应元素,不符合题意。故X为氮元素,W为Ar,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三元酸为H3PO4,即Z为P,Y为N,W为S,三种酸的正盐的含氧酸根离子中,PO和SO的电子数相等。
(3)Na与O2和S反应生成的Na2O2和Na2S摩尔质量相等,其中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1) (2)PO、SO
(3) 离子键、共价键
13.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D的2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E与A同主族;A和E这两种元素与D都能形成X2Y、X2Y2型化合物。请回答:
(1)写出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B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3)A与D形成的X2Y型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4)C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_键(填“离子”或“共价”)。
解析:由题意可知B为6C,D为8O,而A、B、C、D、E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则C为7N,再由“A、E同主族且A和E这两种元素与D都能形成X2Y、X2Y2型化合物”知A为1H,E为11Na。
答案:(1)H C N Na (2)
第2周期ⅣA族 (3) 
(4)? 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