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诗词八首》扩展阅读部分的第五首诗歌。这一单元主要是古代诗文,从这首诗所处的位置来看,它不属于讲读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完成的内容。学习这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读诗歌,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研读品味,体悟诗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 www.21-cn-jy.com
2.作者简介(见PPT):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2·1·c·n·j·y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二、感情朗读,背诵诗歌(略)
三、品读诗歌,体会主旨
1.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2.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
3.第二句的文眼——鸟鸣。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
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21教育网
(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
4.第三句的文眼——潮急。
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那么这里的“急”
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
5.第四句的文眼——舟横。
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
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6.内容小结: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内容,概括出来就是——春涧寻幽。
四、感悟意境,体会感情
1.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2.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21cnjy.com
(3)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3.总结主旨。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21·cn·jy·com
五、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1.总结。(略)
2.背诵、默写诗。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