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教案:《细菌的启示》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教案:《细菌的启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5 09: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菌的启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当代视线的第一篇《细菌的启示》,是一篇围绕“细菌”而展开的分析、议论及启示,是郑也夫在“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篇精彩的演讲稿。他通过对细菌的介绍和说明,把自己睿智、执着、从容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了,他振奋听众精神意志、同心协力共抗“非典”危机的鉴定意志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词;
2.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2.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清醒的认识,做有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细菌的性质,学习课文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科学的发展的进步的观点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事件。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一)导入:
PPT播放细菌图片,由细菌引入“非典。
2003年的春天特别不寻常, “非典”病毒以流星飞电之势从南到北席卷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式迫在眉睫。为应对这场疾病,北京紧急调动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7天建成,8天后,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非典”病人。全国各地万众一心进行抗击“非典”的斗争,尤其是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和感动。可以说,非典时期那种同仇敌忾全民抗击非典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可贵精神!那个时候我才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真正含义。21教育网
(二)介绍你所认识的“非典”时期。
1.“非典”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
2.2003年8月16日下午16时,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中国内地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21·cn·jy·com
3.2003年3月25日,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她是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被患者传染而牺牲的医护人员。www.21-cn-jy.com
4.2003年5月14日实验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非典样病毒,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非典样病毒。科研人员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
(三)介绍作者及背景资料。
  郑也夫,1950年生,当代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西方社会学史》、《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2003年5月12日,郑也夫 “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精彩的演讲,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细菌的启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读书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很多不会的生字、生词、易错字,你解决他们了吗?如果解决了,请将这些 “拦路虎”写到黑板上和大家分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读一读,在生字本写写难写字、易错字。
砥砺 喷嚏 颠峰 根瘤菌 反刍 豁免
发酵 繁衍 摄取 觅食 笨拙 唾液
束手待毙 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易错字:不计其数 名副其实 不可思议 一以贯之 束手待毙
3.考考你,这些词语你会解释吗?
砥砺 束手待毙 不卑不亢 不瘟不火
豁免 名副其实 不可思议 一以贯之
4.读课文说说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分别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特征一:“生物界元老”列数字,作比较。
特征二:“无所不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特征三:“发挥重要作用”举例子。
特征四:“不可毁灭性”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特征五:“寄生”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5.课文讲了哪两部分内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
第一部分:认识细菌;
第二部分: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一是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
二是人类所谓的没有美感、不舒服、没有尊严、恶心的寄生却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四、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2.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读课文,标划答案或讨论。
(1)细菌的历史最古老;
(2)细菌无所不在;
(3)细菌发挥着重要作用;
(4)细菌的不可毁灭性;
(5)细菌的生存策略多。
3.你能结合相关的语句,解释一下这些性质或特征吗? (可任选你感兴趣的一例)
学生组织语言,自述。学生解释细菌的性质或特征,班上交流。
(1)我感兴趣的是第一条性质。细菌的历史竟有35到36亿年,人类历史才有200万年,与之相比人类的确太年轻了,细菌是生物界的元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我感兴趣的是第四条性质。细菌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很低,核武器也奈何不了细菌。
(3)我感兴趣的是第二条性质。细菌无处不在,人体中有无数的细菌,当人生病的时候,身体里的细菌数量更会大量的增加,所以尽量要远离生病的人,避免传染。
小结:A、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B、寄生是生物世界中最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五、悟读课文,探究主题
1.重点读18、19段,你能说说作者此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吗? 学生结合语句,认识演讲目的。
  点明此次演讲的目的,希望同学们面对此次疫病,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以精神上的从容,对待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21cnjy.com
2.课堂小结,分享新知:
  你在这一节课有了关于细菌哪些新知识?请组织好语言,把他们分享给你的前后位同学。
  A、我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所以不应该随地吐痰,生病的时候更不能,不然会把病菌传递到空气中。21·世纪*教育网
  B、我知道细菌对人类也有重要作用,病毒有4000种,对人体有伤害的不过100种,这100种病毒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才会存活,所以经常通风也是对抗病毒的方法之一。
  C、我知道抗生素能够消灭大部分细菌,但总有少数细菌天然就对此类抗生素有抵抗力,因而我们不能全凭抗生素消灭病菌。2·1·c·n·j·y
  D、“干净”和“肮脏”是相对而言的,从科学的角度说,所有的动物都被寄生着,所有的人类都是细菌的“寄主”。www-2-1-cnjy-com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标划本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结合实例,赏析本课作为演讲词的语言特色。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