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6 10: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武威五中高一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2.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机构改革的主要目( )
A.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B.三省之间分工合作、相互牵制
C.集体议政提高办事效率
D.避免君主专断决策失误
3.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
4.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
A.民主主义 B.军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
5.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6.“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这个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7.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映的是(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大汉族主义思想
8.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9.在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有一五四广场。请问,此广场是为纪念哪一年的什么运动(  )
A.1917年新文化运动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11年辛亥革命 D.1898年维新运动 
10.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发扬(  )
①爱国 ②民主 ③罢学 ④追求真理 ⑤思想解放。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 D.①②③⑤
11.《四月提纲》提出(  )
A.把大型企业收归国有
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即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12. “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C.鸦片战争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正义者同盟的成立 D.第一国际的成立 
14.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建立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16.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敌后战场坚持抗战 D.全民族抗战
17.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及国力的增强 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英国、葡萄牙的衰弱
18.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
A.人大制度中共领导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一国两制政策
19.20世纪70年代,打破中国外交僵局、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出席万隆会议
C.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D.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20.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21.2016年是香港回归19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
A.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经济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制度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23.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欧洲即将消灭国家 B.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C.北约东扩 D.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24.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25.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哪两场侵略战争直接相关?
(2)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哪一次反侵略战争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3)近代史上,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条约中割占过我国的台湾岛?
(4)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哪一位领导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5)“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一一《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一一《大国崛起》
回答:
(1)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冷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第8表第11条】任何人恶意砍伐他人的树木,每株罚金25铜币。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12表第5条】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代前法。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该宪法)是一部旷世杰作。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用法律条文规定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而且在于它将民主的精髓应用于法律。
﹣﹣和平、俞景华等《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材料二评价的是哪部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宪法的认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武威五中高一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10 B、A、C.B、C.A.A D.B、A
11-20 C.B.B.B.B.D.A.C.C.B.
21-24 B.D.B.A.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25(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2)抗日战争(2)
(3)日本、《马关条约》(4)
(4)邓小平(2)
(5)香港、澳门(4)
26(1)美国、苏联、由合作走向对峙(4)
(2)政治:杜鲁门主义(4)
经济:马歇尔计划(4)
军事:北约组织(4)
27(1)特点: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保护私有财产;它限制贵族的专横,打破贵族对知识的垄断;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10)
(2)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2)
认识: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联邦政府实行权力制衡的三权分立制度;调和了中央和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足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保留种族歧视.(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