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结合现实时政2016年至2020年十三五计划的开展,引入“一五”计划的由来,引导学生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衔接以及密不可分。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了解了一个新建国家各个方面都尚且处于初级阶段,百废待兴,急需进行发展,这为过度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计划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
“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
1954年宪法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一五”计划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材料:
(1)《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2)“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
提示: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2.学生思考回答:“一五”计划实施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一五”计划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教师提问:“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展示材料: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
(二)“一五”计划工业成就
1.工业成就
展示图片:《鞍钢场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提示: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成就
展示图片:《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武汉长江大桥》
提示:(1)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3)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
教师补充: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3.工业基地的形成
展示图片:《三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三)“一五”计划实施意义
展示表格数据: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一五”计划实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课堂延伸: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学生讨论:
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史料展示:
材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宪法》的部分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通过读课本,结合材料,知道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吗?
提示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提示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4.教师讲述并提问: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1954年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你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这部宪法的制定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提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
提示2: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五四宪法所蕴含的宪法理念和国家基本制度,成为之后历次修宪的蓝本。无论从宪法起草的民主程度,还是从全民参与讨论的广泛范围,五四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这一课开始了我国工业化的历程,中国工业从无到有,并且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上课伊始让学生朗读毛主席的诗词,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材料,给学生以震撼,体会到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要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工业。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有效地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课件24张PPT。学习目标1.熟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五年计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1953—1957年底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实现工业化是唯一出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4.基本任务钢铁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5.建设成就(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鞍钢场景一、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2)交通成就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
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
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
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沿海基地西北基地:
新藏、青藏、
川藏公路、宝成铁路(3)工业基地的形成华北基地经过三年努力,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动脑筋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时称“五四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入会场这是毛泽东在大会开幕式上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出席证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首都人民群众游行庆祝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内容(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
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4.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