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5 11: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五
《一》
经典国学再现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我是小助手
类:类似 诱:诱惑 击:击打 蒙:愚蒙
我是小翻译
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去迷惑敌人,趁其尚未洞悉我方意图,攻击它!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类以诱之( ) A.类似 B.分类
击蒙也 ( ) A.击打 B.击毁
2.“抛砖引玉”中的“砖”和“玉”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下面这句话中的抛砖引玉用得正确吗?为什么?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小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我这是在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发表更多自己的观点。”
弘扬传统文化
“抛砖引玉”目的是为了抛出“砖”,引来“玉”,为了引这个玉出来,不惜自己放下身段,先抛出“砖”。
唐朝的诗人常建运用这个方法,得到了自己佩服的诗人赵嘏的诗作。有一次,常建在苏州游玩,偶遇赵嘏,他非常想让赵嘏给自己留下一首好诗,但是却不知怎么开口。
这个时候,他灵机一动,决定抛砖引玉。他料定赵嘏一定回去苏州名胜灵岩寺,于是,他在灵岩寺的墙壁上写了两句诗。果然如他所料,赵嘏来到灵岩寺之后看到他写的两句诗,提笔就在后面添了两句,一首完整的诗就这样诞生了。
常建用自己平平的两句诗,换来了赵嘏的神来之作,这就是灵活运用了“抛砖引玉”的方法。当然,我们现在用抛砖引玉的时候,可能是自谦,比喻自己的观点比较粗浅或者简陋,让接下来发言的人心里比较舒服。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擒贼先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其道穷也。
我是小助手
摧:摧毁 坚:主力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 卦。坤,八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
我是小翻译
摧毁敌人的坚固防线,擒获敌人的主帅,敌势迅速崩溃瓦解。这就好比蛟龙失去了可以凭藉的深渊而暴露于郊野,力拙技穷,回天无术了。
考考你的智慧
1.比一比,分别组词。
摧( ) 魁( ) 野( )
催( ) 魅( ) 舒( )
2.解释下面的字。
摧: 魁: 解: 穷:
3.“摧其坚,夺其魁”中的“坚”和“魁”分别指的是什么?
4.你知道“擒贼先擒王”这句话出自哪首古诗吗?
弘扬传统文化
“擒贼先擒王”这个计策充分说明了作战的时候要抓住主要敌手,做事情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的意思。杜甫在自己的《出塞》中就说过这样的话:“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之子派尹子奇率领十万精兵进攻睢阳,驻守睢阳的张巡看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先缉拿首领尹子奇。
这个时候尹子奇混在敌军之中,而张巡从来没有见过他,于是,张巡灵机一动,心生一计。他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向敌军射去。敌军中的人中箭之后,看到是秸秆箭,连忙向尹子奇报告,这样一来,张巡立刻就知道谁是尹子奇了。
张巡立刻下令神箭手向尹子奇射箭,尹子奇中箭之后,抱头鼠窜,而敌军见首领中箭逃走,也是一片混乱,仓皇而逃。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计策,主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才能分清楚战略局势,抓住敌军的要害,把敌人一网打尽。
参考答案
抛砖引玉
1.A A
2.“砖”指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玉”指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3.对,这是小明谦虚的说法,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
擒贼先擒王
1.摧残 催促 魁梧 鬼魅 野草 舒服
2.摧:摧毁 魁:主帅 解:瓦解 穷:穷尽
3.“坚”指坚固的防线,“魁”指敌人的主帅。
4.《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