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5 12:0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训练(含答案)
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刘邦 B.李渊 C.赵匡胤 D.杨坚
2.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  )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葵丘会盟
3.右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 )
A.寇准 B.赵匡胤 C.岳飞 D.赵构
4.如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  )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赵匡胤
5.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是为了( ) A.防止武将专权??B.强干弱枝 C.加强禁军????D.使其互相牵制
6.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7.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武夫悍将……有其甲兵”
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D.“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9.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自己是文人出身
10.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来源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1)“太祖”指何人?
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
(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下图所示为《宋朝科举考试图》。

(1)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 6.C  7.C 8.C 9.A 10.B
11.
(1)赵匡胤。
(2)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弱。
(3)措施: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
12.(1)重文轻武政策。
(2)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原因: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影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