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5 11: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二
《一》
经典国学再现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我是小助手
敌:动词,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兑: 阴卦,为柔,为阴势。
乾:阳卦,为刚,为阳势。
我是小翻译
?不去直接抗击敌之锋芒,硬接硬拼,而是运用计策间接地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削弱其战斗力,这是《易经·履卦》“兑下乾上”之卦象,以柔克刚的原理。21cnjy.com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敌: 力: 势:
2.“釜底抽薪”中的“釜”和“薪”分别是什么意思? “釜”: “薪”: 21·cn·jy·com
3.写出“釜底抽薪”的反义词。
“釜底抽薪”:
4.你觉得“釜底抽薪”和“落井下石”的区别是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釜底抽薪”这个战术妙在智取,而不是强攻,是在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让敌人阵脚大乱。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用釜底抽薪的策略,赢得了远胜过自己人马的曹操。公元199年,袁绍曹操离河对峙,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而曹操因为人马少,表面上放弃了白马,在假装放弃之后又突然杀回,初战告捷。
然后,曹操和袁绍两军僵持很久,袁绍仗势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囤积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但是因为他的骄傲轻敌,并没有派重病防守。曹操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亲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包围粮仓,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21·世纪*教育网
袁绍听闻消息之后,惊恐万分,粮草被烧,军心浮动;就在此时,曹操带军发起了全线进攻,袁绍十万大军溃败而逃。www.21-cn-jy.com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瞅准了袁绍的根基所在,巧妙地抽走了袁绍的“薪”,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我是小助手
有用:有用处 借:借助,使用。 不可:不容易
匪:非 童蒙: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 求:求助
我是小翻译
才智高于我的人,不为我用;有小智而爱弄巧的人,不可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可用。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
考考你的智慧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借尸还魂:
匪我求童蒙:
2.“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弘扬传统文化
“借尸还魂”是借着看似没用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古代的人曾经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
采用“借尸还魂”这个方法的有元朝末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事件。元朝末年,名不聊生,白莲教的领袖韩山童、刘福通想发动民众进行起义,就运用了借尸还魂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时,元朝征发了20万民工正在修整黄河。韩山童、刘福通过调查研究,在挖河道的必经之处,把背面写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在了下面。2·1·c·n·j·y
同时,“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个歌谣在广大民众里迅速地传播开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久,民工们在黄陵岗挖出了那个独眼石人,顿时一下子轰动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天意,天下就要大乱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韩山童、刘福趁机聚集了三千多人,开启了反对元朝统治的大起义。这个独眼石人,在这场起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釜底抽薪
1.敌:攻打 力:最坚强的部位 势:气势
2.釜:古代的一种锅 薪:柴火
3.扬汤止沸
4.釜底抽薪是从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落井下石是在别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带有贬义色彩。
借尸还魂
1.尸:尸体 匪:非
2.说明了用人的重要性。
3. 拿愚庸而顺从的人来使用,是智者驾驭愚者,而不是愚者驾驭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