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走向国际舞台 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走向国际舞台 学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6 08: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走向国际舞台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通过亚非会议的学习,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意义
学 案
点 案
【导入新课】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开启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你知道这一外交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发展的吗?
【基础部分】
1.新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的比喻为 、 、 三条方针。
2.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 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系统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就是 、 、 、 、 。
3. 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 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 。在会议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周恩来提出 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要点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明信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1)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据材料指出全球化时代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拓展部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1)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其内容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会议上的方针是什么?
(2)据材料分析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目标检测】
1.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 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D.“ 求同存异”方针
2.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的反思】
第4课 走向国际舞台
日期 班级 组别 姓名 评价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通过亚非会议的学习,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点: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意义。
学 案
【基础部分】
1.新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形象的比喻为 、 、 三条方针。
2.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 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系统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就是 、 、 、 、 。
3. 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 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 、 。在会议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周恩来提出 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要点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明信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1)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据材料指出全球化时代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拓展部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1)材料一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其内容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会议上的方针是什么?
(2)据材料分析亚非会议上与会各国“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目标检测】
1.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 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D.“ 求同存异”方针
2.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的收获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