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5 14:50:02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是一部 体的历史著作。又名 、 、 、
、 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 。
二、实词积累
(1)讽谏: (2)纳: (3)修:
(4)服(衣冠): (5)窥: (6)孰:
(7)孰与: (8)私: ??
(9)旦日: (10)孰: (11)美(我者):
(12)寝: (13)地方: (14)(面)刺:
(15)谤讥: (16)市朝: ?
(17)闻(寡人之耳者): (18)朝(于齐):
三、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窥镜( )?????? (2)孰:孰与徐公美( )
于是入朝见威王( )???????? 孰视之( )
(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4)方:今齐地方千里( )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
(5)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6)间:奉命予危险之间(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王曰:“善。”(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 ?

五、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偏私。
C.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他细地。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挖苦。
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同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忌不自信。???????????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七、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加点词同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B. 夫利其然也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八、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C.忌不自信 ——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九、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句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
D.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受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文学常识
? 国别体 《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 历史散文
二、实词积累
(1)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接受。
(3)长,这里指身高。??
(4):穿戴(衣帽)。??
(5)照。
(6)谁,哪个。???
(7)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
(8)偏爱。??
(9)第二天。
(10)谁。??
(11)以……为美,称赞,赞美。认为我美。
(12)睡觉。
(13)土地方圆。
(14)(当面)职责。谤,公开职责别人的过错。
(15)职责,劝谏。讥,谏。在这里指议论。
(16)即公共场所。?
(17)使……听到。
(18):朝见。?
三、一词多义
? (1)朝:(早晨)?????? (2)孰:(谁,哪一个)
(朝廷)???????? (同“熟”,仔细)
? (3)诚:(确实,的确) (4)方:(方圆,纵横)
(果真)???? (方才,刚)
? (5)善:(善) (6)间:(中间)
(好的)??????? (间或,偶然)
???? (擅长)????? (参与)
(好,高明)???? (夹杂)
四、1.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2.我妾认为我两是害怕我。
3.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赏赐。
课后能力提升
五、D
六、C
七、B
八、C
九、C
课件14张PPT。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导入新课1、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
2、揣摩人物心理,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把握人物形象,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学习目标1、听范读:听准字音、语气语调,并在书上划出朗读节奏。 通读感知,文本对话2、交流:标记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讨论明确意义与用法。→三思找找文中有哪些和“三”有关的内容:三问→三答→三赏→三比→三变温馨提示:
先请同学们进入智慧课堂平台讨论区,再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最后陈述理由。通读感知,文本对话 分角色表演课文,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根据你的理解可适当加一些动作哦!◆ 听一听 想一想 评一评
◆ 你觉得哪些同学的表演恰当地体现了该角色微妙的心理和情感?
◆ 哪些同学如果这样来表演的话,你觉得更恰当?悟读质疑,生生对话文中的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品读探究,多元对话思考:邹忌究竟使用什么样的讽谏方法让齐王开张圣听,从谏如流的呢? 品读探究,多元对话邹忌齐王妻私臣宫妇私王妾畏臣朝臣畏王客求我四境求王王之蔽甚矣皆美于徐公家庭小事国家大事已浅 君深展读延伸,师生对话 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如果这幅对联这样来总结,就再恰当不过了: 上联:邹忌 巧言善辩 进言委婉 下联:威王 纳谏悬赏 从谏如流 ?展读延伸,师生对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品读探究,多元对话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品读探究,多元对话成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俗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才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品读探究,多元对话 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个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小孙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摇摇晃晃的站着,还满脸幸福地望着孙子,请你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