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名 称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分类、人声的分类(二)
执 教
老 师
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分类、人声的分类(二)
教 学
目 标
一、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为第六课“民族管弦乐演奏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二、通过对民族乐器分类〔二〕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知识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建立民族器乐的系统知识,并能认识和分辨民族乐器的分类,从而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教 材
分 析
1.吹管乐器
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多是竹制或木制的。有的是气流吹入乐器的吹口,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笛子、箫等;也有的是气流通过哨片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唢呐、管子等;还有的是气流通过簧片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笙、巴乌等。2.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泛指由敲击而发音的乐器。中国打击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除了能够在管弦乐中加强乐曲的节奏、营造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外,更能够组合起来演奏。民族乐队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基本由金属类〔大锣、小锣、云锣、各种钹、铃、钟等〉、竹木类〔拍板、竹板、梆子、木鱼等〉和皮革类〔大鼓、排鼓、单皮鼓、手鼓等〉组成。
学 情
分 析
六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接触到民族乐器的基本常识和其中的拉弦、弹拨乐器,而民族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是这一知识是最后的内容,学生一直对敲敲打打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很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加上课前我让学生回家通过网络学习准备的过程,课上让她们自己介绍学习内容,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效果应该也会不错。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1.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
2.通过对民族乐器分类〔二〕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知识的了解,使学生逐步建立民族器乐的系统知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听唱法、情境法、提问法、聆听法、表演法
教 学
准 备
琴、电脑、教学光盘、板书、打击乐器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课前动员,回忆已学过的民族乐器——拉弦、弹拨乐器。
二、教学过程
1.吹管乐器总体介绍:
(1)我国吹管乐器的发音体多为竹制或木制。
(2)主要乐器有笛、箫、笙、唢呐、管子。
(3)根据其起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以气流吹入乐器的吹口,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笛子、箫。
以气流通过哨片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唢呐、管子。
以气流通过簧片使管柱振动发音的,如笙、巴乌。
2.分别请学生自己介绍,教师小结。
笛是我国流行最广的吹管乐器,竹制,有一个吹口,一个贴膜孔,六个指孔,横吹。笛可分为曲笛、梆笛两种。曲笛的音色甜美、秀丽;梆笛的音色清脆、明亮。著名的笛子独奏曲有:《姑苏行》《鹧鸪飞》《扬鞭催马运粮忙》等;教科书中曾聆听的笛子演奏曲有:《牧民新歌》《荫中鸟》《水乡船歌》《京调》。
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竹制,是竖吹的管乐器,上有一个吹口,管身有六个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它的音色柔和而优美,音量不大,适于演奏悠长、抒情、恬静的旋律。
笙我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簧管乐器,在若干装有簧片的竹管中插有一个带吹口的斗子,吹奏时,簧片振动发音。笙的音色高音明亮、清脆,中、低音优美而丰满。既可用于伴奏、合奏,也可独奏。笙演奏的代表作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唢呐在我国民间使用广泛,管身为木制的锥形管,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铜管上插一个苇子制成的哨子;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起扩音的作用。唢呐音色高亢而明亮, 音量洪大,是吹打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之一。它还擅长于模仿飞禽与昆虫的叫声。其中小唢呐也叫海笛。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聆听曲《百鸟朝凤》、六年级上册《京剧唱腔联奏》等就是用唢呐演奏的。
管子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吹管乐器,管身木制,上端插一个苇子制成的哨子,吹奏时哨子振 动发音。音色明亮而粗矿,高音紧张而尖锐,在吹打乐队或地方戏曲的伴奏乐队中,管子常作 为领奏的乐器。它还可以靠口形的变化模拟人声、动物叫声等。聆听著名的管子演奏曲有:《江河水》
3.打击乐器总体介绍:
打击乐器泛指由敲击而发音的乐器。
中国打击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
打击乐器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如云锣、编钟等;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梆子、板鼓、腰鼓、碰钟等。
4.分别请学生自己介绍,教师小结。
民族大鼓又叫花盆鼓。鼓框木制,两面蒙皮,用槌敲击鼓面发音。无固定音高。鼓的上大下小,形状像花盆。可用于民乐合奏、伴奏及戏曲伴奏等。
堂鼓也叫大鼓,木制的鼓框,两面蒙皮,用木槌敲击鼓面发音,有时也敲击鼓帮。没有固定音高。对于渲染气氛起很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合奏、伴奏,有时也担任片段或部分的独奏任务。
板鼓也叫单皮。很厚的木制鼓框上一面蒙皮,用竹签敲击鼓面发音。鼓面小、发音较高,用于京剧及其他地方戏的伴奏。
民族排鼓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洪亮,尤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
大锣铜制,圆形。锣面较大,边上有两个小孔,穿着绳子,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拿槌,敲击锣面发音。无固定音高。音色粗矿洪亮,常用于合奏或戏曲伴奏。
小锣铜制,圆形。比大锣小,演奏时左手指持锣,右手用薄木片敲击锣面发音。无固定音高。音色明亮、清脆,常用于合奏或戏曲伴奏。
云锣由若干个大小、音高不同的铜制小锣,按一定的顺序装置在一个架上,每架云锣的锣数不 等。演奏时用小木槌敲击锣面。音色清脆、透明、纯净。
钹民间称为镲。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铜质,圆形,两个为一副。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无固定音高。大的声音响亮,小的清脆明亮,常用于戏曲、秧歌伴奏,也用于合奏。
梆子木制、长方形、空心。用鼓签敲击发音,声音干脆,常用于合奏及地方戏伴奏,能模仿马蹄声等特殊的音响。
木鱼木制、空心,形如鱼头,用槌敲击发音。大小不一,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在合奏中一般用一大一小〔或一组〉,成组使用时可按一定的音高排列。
碰钟也叫碰铃。铜制,形似小钟,两个为一副,有绳相连,两铃相碰发音。无固定音高。音色清亮、透明。
三、教学拓展
1.吹管、打击乐器听辨练习
出示乐器的图片或实物,选取曲目片段,请学生根据乐器的音色,辨别、说出乐器名称。
2总结回顾民族乐器的分类: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同时,如有多余时间引出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知识介绍。
四、结束部分
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民族乐器的最后二组乐器,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和与人分享的过程,学习到了很多。让民族乐器走近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祝愿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多姿多彩!
板书
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