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16: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中考化学复习策略 一、初中化学教学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在中考复习中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差距。
2. 教师对复习课缺乏科学的设计,习题课和复习课两者混淆不清。
3.教师在教学时较多的关注知识点的复习,落实到学生身上少,给学生空间不多,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知识点的整合,练习做的多,梳理知识结构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不够。紧扣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目标
回归教材
落实双基
培养解题技巧、文字表达
提高综合能力
调节应考心理
二、有效复习策略----六贯穿第一轮“夯实基础”
复习时间:4月至5月中旬完成,教学时间约4-6周。
复习思路:全面系统复习,以课本为主,分单元、课题,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吃透教材,强化知识点,通过单元、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使大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三、有效复习策略----三轮复习法3、复习备考时间安排建议: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
复习时间:5月中旬-6月初完成,教学时间约3-4周。
复习思路: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以考试说明为主。突破重点、难点,突出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补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解题能力。3、复习备考分段安排建议: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
复习时间:6月上旬至中考前完成,教学时间约2-3周。
复习思路:回扣双基,排查考点,查漏补缺,注重综合模拟,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点拨,加强学生应试技巧、解题方法和应试心理的指导,关注化学与生活和社会的热点联系。
四、有效复习策略----解题技巧1.选择题的应答:
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1)直接判断法,(2)排除法。
2.填空题的应答:
看清填空的要求,比如“某物质的序号、相关的大小顺序、物质的化学式等等,简答题时,一定要击中得分点,表达清楚。
四、有效复习策略----解题技巧
3.计算题的应答: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关键。解题格式须规范, 认真分析数据,找出纯物质的质量,正确计算。
4.实验题的应答: (1)气体制取实验题题,通常能判断装置和书写原理. (2)选择设计型探究题:简述实验步骤时,要严格按照“取样、滴加试剂、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四个步骤”逐项书写。 (3)推断型实验题:适宜采用图示式来表达实验的流程,对照题目中的叙述语句逐步分析,填写。解答结束后,用已经确定的答案代入原趣验证一下。四、有效复习策略----解题技巧四、有效复习策略----评讲习题1.作业评讲
作业精练也精讲。一题多解。
2.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不是对答案,试卷讲评课更需认真备课。
1、精心设计,构建有效复习课堂
把握复习课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特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训练。
原则:自主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五、有效复习策略----有效课堂2、明确复习课的目标
复习课目标要明确、具体、得当,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把已学的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了解、牢固掌握的目的;要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重点,关键点,再提炼概括,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四、有效复习策略----有效课堂3、优化复习方法
四、有效复习策略----有效课堂课例分析课例1:碳及碳的氧化物
评析:教师采用“设疑讨论”的策略整个教学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导性,使知识体系化和内化师:给你一块碳,运用你所学化学知识,你能将它变为?
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师: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生:练习
师:他们之间能进行哪些相互转换?
生:讨论
师;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生:练习
师:归纳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生:讨论
、、、、
课例分析课例2:气体的制备复习课
评析: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念。课例分析
课例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复习课
评析:
一个全面、实用而有效的教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