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2、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意境中初步感受合唱的艺术美并学唱二声部歌曲。3、相互交流,共同回忆童年时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1、第二、三小节的旋律与填词。2、歌曲中力度变化的体现,二声部的合唱。教学理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的均衡协调统一,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的干扰、跑调、比音量,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倍感扎手的。教学过程:一、组织课堂1、音阶发声练习2、律动3/4拍的强弱规律二、导入新课1、师:“音乐是无国界的,之前我们学过很多好听的歌曲,有中国的,有外国的,同学们可否记得我们学过的日本儿童歌曲?”生:自由回答、哼唱(《樱花》、《四季歌》、《聪明的一休哥》等)师:今天老师又将带给同学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有什么相似之处?(聆听歌曲)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叫《红蜻蜓》。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木露风一首回忆童年的诗作谱写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改编流传到其他国家,同样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歌词将美好的童年生动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亲切而又深情的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三、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师:想象傍晚的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静静的湖水边,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漫天飞舞。这景色多美啊?2、分组学唱两个声部旋律。A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两个声部曲调。B难点解决第2、3小结及换气记号。C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演唱第歌词。3、合唱A/听琴唱,老师先弹一声部,再弹二声部,B/两个声部一起合唱,请少部分同学先展示合唱,再全体普及。4、复习力度记号,换气记号。带着情感,深情的演唱歌曲5、完整跟琴合唱五、拓展以童年为主题,共同回忆童年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抒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六、小结:童年像一首动人的歌,珍藏在每个人的心中,童年的时光也将一去不复返,老师愿大家走进大自然,快乐的生活,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