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牧童短笛》
教材:西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下2013第一单元田野牧歌----牧童的歌: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乐曲《牧童短笛》的过程中,感受乐曲两种不同的速度与情绪,体验优美流畅的旋律所描绘的如诗如画般的童年生活和意境。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2、运用聆听、对比的方法,感受音乐主题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情景,抒发的不同情感。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生平,能哼唱乐曲《牧童短笛》的主题旋律,并能用肢体表演的形式,表现乐曲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听辨乐曲的结构,能正确感知乐曲两种不同的速度与情绪,了解作曲家贺绿汀的生平。了解乐曲的背景。
难点: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在1934年创作的,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乐曲的名字源于我国的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乐曲的旋律优美、淳朴,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是典型带再现的三段式。A段4/4拍,速度徐缓、悠扬,犹如一幅水墨画。旋律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用钢琴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让听众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B段转为2/4拍,活泼欢快,具有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主题,这一乐段采用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手法,曲调更加的流畅。
学情分析: 三年级
年级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进一步在欣赏乐曲中感受乐曲旋律及主题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分析钢琴曲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聆听,分段聆听,加上表演,我相信学生们还是可以不错的理解作品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件《牧牛图》水墨画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小牧童正在放牛
二、欣赏乐曲
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教师:有一首乐曲就表现了这幅图画上的情景。
(1)播放乐曲,学生聆听
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给这首乐曲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聆听后回答。出示课题《牧童短笛》
(2)认识了解钢琴
2.听辨乐段
教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牧童短笛》,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再次聆听乐曲,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教师指导:听辨以后请学生说出是怎么分成三个乐段的。
听辨乐段,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要素回答,如根据速度的变化听辨出来的,根据节奏的变化听辨出来的等。
3.分乐段欣赏乐曲。
(1)第一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一乐段。
②提问:这个乐段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
③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一乐段旋律。
④再次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跟随音乐哼唱旋律进行记忆。
⑤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乐段速度中速、旋律优美、节奏舒展、情绪抒情等。
(2)第二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二乐段。
②提问: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什么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③师用琴带学生慢唱第二乐段旋律。
④再次播放第二乐段。教师指导:指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节拍轻轻的用右手指尖点左手掌心,不出声音。
⑤学生自己总结第二乐段速度稍快、旋律跳跃、节奏紧凑、情绪欢快等。
(3)第三乐段。
①播放《牧童短笛》第三乐段。
②提问:这一乐段与前面的哪一乐段相似?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与第一乐段相似,但节奏有变化,节奏紧凑了。
师总结:第三乐段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加花的方法,使乐曲的曲调更加的流畅。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
(4)教师分别弹奏书上谱例,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教师提示:提示学生三个谱例的节拍不同。
4、完整的欣赏乐曲。(《牧童短笛》动画)
教师提示: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听到三个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
或者用线条表现乐曲。
(1)小组合作边听边表现乐曲
(2)展示,互赏互评。
5、小结出示表格(课件)
三、拓展延伸
1、贺绿汀简介。(课件)
2、欣赏长笛演奏《牧童短笛》
师:这首钢琴独奏曲由于受到众多音乐家的喜爱,被改编成了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我们来听一听。(播放长笛演奏《牧童短笛》音频)
生:交流感受。
师:贺绿汀一生创作了许多的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还有《游击队歌》。播放《游击队歌》音频。
五、课堂小结
1、师小结:“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音乐家为我们表现了一个多么活泼、可爱的小牧童啊!
2、检测练习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生:完成表格回答(课件
)
(共7张PPT)
牧童短笛
贺绿汀作曲
器乐作品
《牧童短笛》(钢琴)
《森吉德玛》(管弦乐)
《晚会》(管弦乐)
歌曲作品
《天涯歌女》
《四季歌》
《游击队之歌》
《嘉陵江上》
电影配乐
《船家女》
《都市风光》
《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牧童短笛
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
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时,曾举办了“中国钢琴
作品比赛”,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
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
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
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
家们的常备曲目之一。
《牧童短笛》
分三段
(三部曲式 ):
A – B - A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A:第一段
主题轻快活
泼,像牧童天真
的笛声,回响在
翠绿的田野上;
清新、流畅
的线条,呼应、
对答式的二声部
复调旋律,犹如
一幅淡淡的水墨
画。
B:第二段
用民间的舞曲
处理,与牧童的
笛声形成鲜明的
对比,让人仿佛
听见了放牛娃们
欢乐的笑声。
A: 第三段
“再现” 与第一段形成呼应。
《牧童短笛》首钢琴小品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
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对典型的欧洲的三部曲式结构的借鉴,生动自然,毫
无雕琢之感。
与 “笛声”相应的另一 声部有机地处理,是欧洲 “复调技法”在中国作品中最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