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18章 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18.2.2 菱形活动1平行四边形与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菱形 菱形的定义:活动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请欣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活动2 思考:因为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由于它的一组邻边相等,它是否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呢?活动3 菱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菱形的性质 1.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沿对折的部分剪下一直角三角形,打开,你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活动3 2.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3.菱形除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外,它还有什么特殊性质呢?它的边、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活动34.你能证明上述结论吗?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活动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B=BC .∴ AB=CD,BC=DA .∴ AB=BC=CD=DA .活动3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且AB=BC =CD=DA .∴ AO=CO,BO=DO . ∴ AC⊥BD,且∠ABO=∠CBO,∠ADO=∠CDO, ∠BAO=∠DAO, ∠BCO=∠DCO.∴ 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BC和∠ADC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对角线AC,BD交于点O. 求证:AC⊥BD;AC平分∠BAD和∠BCD,
BD平分∠ABC和∠ADC. 思考:
(1)怎样求菱形的面积?
(2)你发现菱形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菱形是否还有其他的求面积的方法?活动4探究菱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四个小三角形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b,
则菱形的面积S= ab.菱形性质的应用 例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 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和花坛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 花坛ABCD的形状是菱形,
∴AC⊥BD,∠ABO= ∠ABC= ×60°=30°.
在Rt△OAB中,
AO= AB= ×20=10,
∴花坛的两条小路长AC=2AO=20(m),
(m).
花坛的面积 (m2). 活动5活动5 练习1 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5,AO=4.求AC和BD的长.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C⊥BD,AO=CO,DO=BO.
∵ AB=5,AO=4,
在Rt△OAB中,
BO= =3,
∴AC=2AO=8,
BD=2BO=6. 活动5 练习2 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C⊥BD,AO=CO,DO=BO.
∵ AC=8,BD=6,
∴ AO=4, BO=3.
在Rt△OAB中,
AB= =5.
∴周长=4AB=20,
面积= AC·BD=24. 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活动6教材习题18.2第5题.活动6作业:谢谢 !课件17张PPT。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18章 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18.2.2 菱形激趣导入1.复习. (1)菱形的定义:(2)菱形的性质1:性质2:性质3: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
都相等; 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只要再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菱形?依据是什么? 根据菱形的定义可知: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所以只要再有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即可. (2)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他的判定方法吗?激趣导入2.导入.活动1:探究与归纳菱形的第二个判定方法 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子,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架,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 任意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总有什么特征?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自主探究 它是平行四边形 继续转动木条,观察什么时候橡皮筋周围的四边形变成菱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自主探究 我们可根据菱形的定义来证明这个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O=DO,由∠AOB
= ∠AOD=90°及AO=AO,得△AOB≌△AOD,可得
到AB=AD(或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的性质定理,得到AB=AD),最后证得 ABCD是菱形.已知:在 ABCD中,对角线 AC⊥BD.求证: ABCD是菱形.分析:自主探究菱形的第二个判定方法(判定定理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提示: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也可以说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自主探究 例4 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5,AO=4,BO=3.求证: ABCD是菱形.思路点拨: 因为AB=5,AO=4,BO=3,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OB=90°,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这样可利用菱形第二个判定方法证得.自主探究活动2:菱形第二个判定方法的应用 先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AD,然后分别以B,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得到两弧的交点C,连接BC,CD,就得到了一个四边形.自主探究活动3:探究与归纳菱形的第三个判定方法ABDC 观察画图的过程,你能说明得到的四边形为什么是菱形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自主探究 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有两组对边相等,它首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又有一组邻边相等,根据菱形定义可判定该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第三个判定方法(判定定理2):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试着证明一下. 如图,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自主探究活动4:菱形第三个判定方法的应用 如图,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思路点拨: 方法一:由中点联想到连接矩形对角线BD,AC,可
得AC=BD.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证明EF=FG=GH=EH.根据判定定理,所以四边形EFGH是菱形. 方法二:通过证明图中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到EF=FG=GH=EH.自主探究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两条邻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巩固练习√×××2.填空.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1)若AB=AD,则 ABCD是 形;
(2)若AC=BD,则 ABCD是 形;
(3)若∠ABC是直角,则 ABCD是 形.巩固练习菱矩矩 1.通过探究,本节课你得到了哪些结论?有什么认识?2.菱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归纳总结1.教材58页练习第1,2,3题.
2.习题18.2第6题.布置作业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