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曹操》)东汉末年分三国,涌现了很多英雄,大家知道这首歌唱的是哪位英雄吗?曹操。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谈谈在你心目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回答)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二、检查预习,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朗读感知:组织学生自由阅读全诗,初步感知诗句。2、情境感染: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视频剪辑。3、正音。教师对照视频里的读音纠正,提醒重点字词,字音。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1、让学生回忆读诗的方法和角度:意象和诗眼2、让学生迅速找出本诗的诗眼:忧。(并找出相关诗句)3、看到这个字,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曹操为什么而忧?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诗歌。找出作者忧什么?找初诗中原句并说出用了什么手法,该怎样读。(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交流)一忧人生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二忧人才难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三忧功业难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教师补充:(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二))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两处引用的介绍)?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明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小结:“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 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四、艺术特色1、巧用典故。“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2、巧用比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来的焦急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五、诗歌总结《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在诗歌的最后也坦诚的向世人展现了他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全诗前面部分写的沉郁悲凉,后面部分写得慷慨激昂,作者的情感有低沉也有起伏更有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对于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来说,曹操的那种珍惜时间、积极上上的精神,真诚坦荡的胸怀以及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的。六、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写作:《曹公,我想对你说》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人生短暂???????????忧????????? 人才难求??????????? 志——统一天下??????????????????? 功业难成??????????? 英雄慷慨悲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