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凸透镜成像(2)教学设计
课题 凸透镜成像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应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实验的操作,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
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凸透镜有关内容,引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特点问题,引入新课。 回答问题,思考凸透镜成像特点?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1: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通过水滴观察书上的字现象:看到了放大的字,而且,水滴位置不同,字的大小有变化。通过盛水的玻璃杯观察铅笔的变化。通过放大镜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注意以上像的变化。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目的、器材、猜想。实验器材的组装播放多媒体视频----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通过动画展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通过动画展示,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通过动画展示,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情况,根据画图得出结论: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实验结论:(1)u>2f时,f2f,成倒立放大的像。知识拓展:动画展示物体在焦点处或焦点之内时,凸透镜成像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在焦点处,不成像;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像,物象位于透镜同一侧。实像与虚像结合前面平面镜成像及折射成像,总结实像和虚像概念及二者的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2、呈现方式不同实像不但可以用眼看到,而且可以用光屏来承接;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教师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一小结,列表对比成像情况。规律精炼: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照相机成像原理及作用;幻灯机成像原理及作用。多媒体展示巩固提升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完成。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成像情况的不同。学生之间讨论实验器材的选择与组装,提出猜想,相互交流。观察多媒体视频及动画,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上述成像情况不同的原因。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小组之间认真完成实验活动,讨论物体在焦点处及焦点之内是否成像、成像特点。学生讨论总结实像与虚像的不同点。培养学生表格设计能力,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结论的总结。记忆顺口溜,便于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大胆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了解不成像和成虚像的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爱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便于学生牢记规律。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 1、物距:物体到透镜之间的距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物距的大小,观察记录凸透镜成像情况。3、实验结论(1)u>2f时,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u(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凸透镜成像》(2)练习
1、(2017 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是倒立 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21*cnjy*com
2、(2017 宿迁)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物距是 cm.
(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小明将一凹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21教育网
3、(2017 淮安)如图所示,保持烛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得到清晰倒立 的实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以制成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2017 盐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5、(2017 益阳)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www.21-cn-jy.com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6、(2017 泰州)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www-2-1-cnjy-com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2017 连云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8、(2017 乌鲁木齐)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9、用光路图作出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B′.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如图所示,请画出 S 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 的像点 S′.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2017 六盘水)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 cm.
(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在乙图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成像情况符合 的原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2017 绥化)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 和光屏.
(2)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21cnjy.com
(3)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所示的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 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21·cn·jy·com
13、谭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
(2)根据图中的数据可推算出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大小范围是 (填字母).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答案与解析
1、缩小;7.5cm2、(1)20.5;(2)放大; (3)右
【解答】(1)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30.5cm-10.0cm=20.5cm;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光屏向右移动,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2·1·c·n·j·y
3、放大;投影仪
【解答】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要小于像距,所以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4、主光轴;15.0;靠近
【解答】(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则f=15.0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物距变大,则像距要减小,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5、B
【解答】凸透镜的焦距是15 ( http: / / www.21cnjy.com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选项B正确.
6、A
7、C
【解答】距离凸透镜20c ( http: / / www.21cnjy.com )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20cm=2f,则f=10cm,故AB错误;当物距是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
8、D
9、【解答】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通过焦点;连接A与凸透镜的中心O并延长,过A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F并延长,两条折射光线交于一点,过该点作垂直于主光轴的线段,即为物体AB所成的像A′B′的位置.如图.
10、【解答】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画出两条折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如图所示:
【来源:21cnj*y.co*m】
11、(1)10.0;(2)缩小;照相机;(3)投影仪.
【解答】(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40.0cm-3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版权所有:21教育】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仍能成像,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1)凸透镜;(2)10.0;(3)右;上
【解答】(1)从实验器材的安装上考虑: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凸透镜成实像,器材安装必须能保证能像呈现在光屏上,故要将凸透镜放在中间,蜡烛和光屏放在其两侧,故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再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出处:21教育名师】
(2)当凸透镜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和像距均为焦距的2倍,由图可知物距或像距为2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1*cnjy*com
(3)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当把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光屏的上方,要向下移动,则需将蜡烛向上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屏上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由图可知,物距u=50cm- ( http: / / www.21cnjy.com )10cm=40cm,因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f,像距范围2f>v>f,故40cm>2f;2f>30cm>f;解得20cm>f>15cm,故选B.
( http: / / 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凸透镜成像(2)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知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距:焦点到光心之间的距离。
5、思考:透镜可以成像吗?像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
活动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塑料卡片上钻一个直径约3mm的孔,在孔上滴一滴水,拿着它放在纸上小字的上方,透过小孔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看到了放大的字,而且水滴位置改变时,看到的字大小也会改变。
新知讲解
2、手拿一只玻璃杯,透过玻璃杯看铅笔;然后,往杯中注水近满,再看看铅笔;再把杯子放在桌上,前后移动铅笔的位置。你是否发现一些未注意到的现象
铅笔变长了;当前后移动铅笔时,铅笔的长短发生改变,而且当距离水杯较远时,笔尖方向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看到书本上的字或画是正立放大的;伸直手臂看窗外的景物是倒立缩小的像。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3、用凸透镜 (如放大镜 )观察书本上的字或画,观察窗外的景物,把窗外的景物成像在墙上或屏上。
探究影响凸透镜成像牲质的因素和成像特点。
光具座 ,“ F”字光源 (在光源前罩上贴刻有“F”形透光孔的黑纸,或用LED发光管组成“F”阵,作为发光物 ),凸 透镜,光屏。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新知讲解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新知讲解
像的正倒、大小可能与物距的大小有关。
猜想与假设
1、选择一个凸透镜 ,测量并记录它的焦距f= cm。
实验步骤
10
新知讲解
2、将“F”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架上 ,再调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使三者中心的连线与光具座架面平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3、将物体放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找到一个成倒立缩小像的位置,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称为物距);
改变物距再做一 次测量,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新知讲解
4、在上述步骤后,将物体移近透镜至物距为印处 ,调节光屏的位置,找到像与物体等大的位置。此时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物距与像距 (像 到透镜的距离 )有 什么关系?
u=2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新知讲解
5、继续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近几厘米,找到一个成倒立放大像的位置,测量出物距。改变物距再做一次测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u=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新知讲解
f=10cm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倒立缩小的像 1 30
2 25
倒立等大的像 1 20
2 20
倒立放大的像 1 15
2 12
实验结论:(1)u>2f时,f(2)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像;
(3)f2f,成倒立放大的像。
新知讲解
6、物体放在焦点处
u=10cm时,不成像
新知讲解
7、物体放在焦点之内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物像同侧。
新知讲解
实像与虚像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 ,我们可以在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接收到物体的像,像这样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是实像;
而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屏上就接收不到它的像了,但可以用眼透过凸透镜在与物体的同一侧看到它的像。像这样能够看到但不能够用屏接收的像,是虚像。
新知讲解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成因不同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2、呈现方式不同
实像不但可以用眼看到,而且可以用光屏来承接;
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
新知讲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成像的性质 应用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幻灯机
u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新知讲解
规律精炼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
新知讲解
照相机
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它的焦距比较短,通常所要照的景物都在2f以外,在暗箱内的胶片上成缩小的像。当景物在胶片上成像时,胶片上各点物质的化学变化与所受光的强度和颜色有关,因此胶片上就记录下了所照景物的信息。由于照相机的发明和照相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留下许多生动、珍贵的资料,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科学探究的发展。
新知讲解
投影仪常用于教学和学术讲座。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它的物是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物距略大于焦距f,当投影片被机箱内的光源照亮时,投影片上的图形或文字通过镜头 (凸透镜 )成放大的像,并通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光屏上。
投影仪
便携式投影仪
巩固提升
1、(2017 山西)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A
巩固提升
2、(2017 贵港)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D
巩固提升
3、(2016 天水)某班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
绘制了像距v跟物距u之间关系的图象,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巩固提升
4、(2017 枣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二倍焦距之外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A
课堂小结
1、物距:物体到透镜之间的距离;
像距: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改变物距的大小,观察记录凸透镜成像情况。
3、实验结论
(1)u>2f时,f(2)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f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u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