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 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 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3-16 12: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例6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从而得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21cnjy.com
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例7则是面积单位改写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进行面积单位改写的必要性。
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提高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1·世纪*教育网
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课件 方格图
【情景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激疑: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4、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探索新知】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图)师: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能算一算吗?
学生计算、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3、师:根据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5、师:你能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呢?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因为1分米等于10厘米,那么边长是1分米的大正方形中,一行可以摆1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正好可以摆10行,也就是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师: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8、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验证: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米,也可以看作是10分米,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2·1·c·n·j·y
9、师:你能再解释一下,为什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吗?
10、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11、(出示例7)师:这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你能试着自己解决吗?
12、学生尝试解决,组内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80╳80=6400(平方厘米)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要把6400平方厘米改写成用平方分米作单位,就是要看6400平方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6400里面有64个100,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21*cnjy*com
【巩固应用】
1、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发现面积单位改写的方法。
2、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问题解决过程与方法。
3、练习十六第1题:(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单位改写方法,并强调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进率的不同。【来源:21cnj*y.co*m】
4、练习十六第2题:(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明确问题解决过程。
5、练习十六第3题:(1)、学生独立估计、测量周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记录。
(2)、全班交流,教师明确估计方法与结果。
【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略。
《解决问题》
例8教材呈现给客厅铺地砖的情境,教材延续了解决问题内容设计的一般编排思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铺地砖问题中的一般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教育网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性。
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师:明明家的新房子要铺客厅地面,在铺地砖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探索新知】
1、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要解决的问题是“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www.21-cn-jy.com
3、师:你能试着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答吗?
4、学生探索、交流,汇报时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1)、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的地砖。
地面的面积:6×3=18(平方米)
地砖面积:3×3=9(平方分米)
统一单位: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地砖块数:1800÷9=200(块)
(2)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 然后用乘法计算出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的地砖。
统一单位: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沿着长铺多少块:60÷3=20(块)
沿着宽铺多少块:30÷3=10(块)
一共铺多少块:20×10=200(块)
5、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6、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21·cn·jy·com
7、(出示做一做)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地面面积:3×2=6(平方米)
统一单位: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地砖块数:600÷4=150(块)
【巩固应用】
1、练习十六第4题:(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及算法。
2、练习十六第5题:(1)、学生独立填写计量单位。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如何选择计量单位。
3、练习十六第6题:(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面积与周长的实际意义与区别。
4、练习十六第7题:(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粉刷的面积=墙壁的面积-黑板的面积。www-2-1-cnjy-com
5、练习十六第8题:(1)、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洒水的地面是长方形,它的长是洒水车行驶的距离,宽是洒水的宽度。洒水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6、练习十六第9题:(1)、学生独立判断,同桌交流想法。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判断方法。
7、练习十六第10题:(1)、学生独立做题,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画图帮助解决问题,并分析拼成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周长的变化情况。2-1-c-n-j-y
8、练习十六第11题:(1)、学生独立画图、填表,并尝试发现,与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发现。
【全课总结】
1、师:本单元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