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保护大气圈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五节保护大气圈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16 14:17:4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华师版科学七年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大气圈 第1课时 章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 初步了解大气圈的分层,描述臭氧层的作用。2. 初步了解温室效应的含义,关注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对温室效应的利弊。
重点 环境意识培养,并对温室效应有所了解。
难点 温室效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个最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为什么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球上存在大气圈。你知道大气圈的作用吗?如果没有大气圈,地球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思考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大气圈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是大气圈?环绕地球周围的看不见的空气组成大气圈。视频: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大气圈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对流层,厚约10 20km。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它能形成云雾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温暖。平流层在对流层上面,厚约30km。其中含有一层“臭氧”(O3)气体,它可以吸收大部分太阳光紫外线,使生物免受伤害。飞机高空飞行也一般在平流层。中间层在平流层之上,厚约50km。空气非常稀薄更高的电离层,厚约500km。空气已电离成离子,容易吸收紫外线辐射,能反射无线电波,实现无线电短波的远距离通信。空气垂直运动剧烈,流星体多数在这里燃尽散逸层距离地面约600km。此层已逐渐向外层空间过渡。二、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寒冷的冬天,温室里的花朵依然盛开着。为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呢?因为温室的玻璃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而阻止室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发,从而保持了室内的温暖和湿润。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也是一个大温室,大气圈就是它的屋顶和四壁。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视频: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暖湿润,生机盎然。但是,如果温室效应加剧,对流层阻止热量散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太强,会造成气温增高。近百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能源消耗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明显变暖。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CH4)、氟氯烃(氟利昂)、一氧化二氮(N2O)等。你知道温室效应的原因吗?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有人为原因,包括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开荒、人口增加等因素造成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自然原因,主要指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如图这是人为原因中的燃烧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多。人口增加是主因,木砍伐是间接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读图:说一说全球燃料排放的CO2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全球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数据表明,在过去100 年中,对流层中水蒸气含量变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约25%,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6℃。气温升高造成蒸发加强,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的收成;还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发水灾和淹没沿海的城镇。为了控制温室效应,从产生的源头处理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可以用清除的办法,通过植树造林等增加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中国森林植被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提高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在2000 年6 月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利用大量的野外实测资料及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改进的生物量换算因子法,研究了中国近50年来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最近20多年来,中国森林植被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国森林消化了相当于9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的一半。视频:低碳生活。 观看视频了解大气的分层了解各层的特点及作用了解温室效应观看视频知道温室气体知道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资料与分析知温室效应的危害了解低碳生活 分层介绍大气各层以的性质及作用温室效应的成因温室效应的危害引导分析温室效应的原因引导分析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
课堂练习 1.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2.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引起C.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有好处,如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3.被称为“大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B )A.中间层 B.对流层 C.电离层 D.平流层4.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__煤和石油的燃烧__⑵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光合__作用⑶为减缓此现象,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__氢气_以水为原料,开发燃料,你认为应研究的主要课题是__用太阳能电解水获得氢气___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大气圈的作用与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各个圈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人类的一些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治温室效应。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一、大气圈的作用对流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危害防治温室效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保护大气圈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虽然近代气温呈现出了波动,但是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是变暖的
B.北半球的所有地区在近代时期其气温是同步波动上升的
C.北半球的气温在近代是波动上升,但南半球却是波动下降的
D.尽管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近代是波动上升的,但是我国的近代气温却没有明显的变化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全球各国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大量地排放温室气体所致
B.厄尔尼诺现象所致
C.全球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所致
D.出于现在人类还不清楚的原因,地球的气温在地质时期内也是波动上升的,而现在地球的温度正处于上升期
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说法,可能的是( )
A.全球的生态系统会因为全球变暖而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
B.海洋因为其比热大,所以其生态系统将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C.全球气候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D.我国因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将不会造成影响
4.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效措施是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 ②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③大量植树造林 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的覆盖率;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的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7.下列各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高层大气 B.对流层 C.平流层 D.电离层
二、综合提升
8.你知道的温室气体有哪些?
9.你有哪些方法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10.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层名称分别是:
A层___________ B层___________C层___________ D层___________
(2)随着高度增加温度上升最快的是_________层(用字母代号,下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4)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的是_________两层,其中________层对流运动较为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____。21*cnjy*com
(5)D层占有整个大气质量的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和几乎全部_________;该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1.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它将决定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会议中心议题是制定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由于发达国家拒不履行减排义务,会议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和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可行或值得提倡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④夏天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冬天室内温度不超过20℃; ⑤离开房间随手关灯.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还有哪些建议:___________.21教育网
《保护大气圈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A
【解析】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B错在“同步”上。
2.【答案】D
【解析】尽管A、C等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根据对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人类的各种工农业活动。21·cn·jy·com
3.【答案】C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全球各地区包括海洋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在某些地区是正面的影响,而在某一些地区却是负面的影响。2·1·c·n·j·y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第一个措施限制工业的发展会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最后措施可能改变局部的大气环境,但是对于整个大气环境没有什么改变,没有多大的作用,只有开发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植树造林等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故选D。www.21-cn-jy.com
6.【答案】D
【解析】由于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而不同地理纬度的地面受热不均匀, 因此对流层的高度也不同。低纬度空气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而 高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仅8~9千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答案】B
【解析】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温度的垂直变化,决定了空气对流运动显著。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该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正确答案选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综合提升
8.【答案】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一氧化二氮,氧化亚氮,氯氟碳化合物,全氟化碳及臭氧。【出处:21教育名师】
9.【答案】一是节能和提高能效,开发清洁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源,植树造林,合理使用土地(如退耕还林还草)等;二是改良作物品种,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等;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蓄,节约用水,开发空中水资源,海水淡化等;四是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0.【答案】(1)热,中间,平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流;(2)A,氧原子吸收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3)C,下冷上暖,大气稳定,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4)BD,D,相同的垂直高差,D层温差大;(5)3/4,水汽,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1*cnjy*com
【解析】①根据图中纵、横坐标,观察各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变化的特点,即由D层到A层,气温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规律。2-1-c-n-j-y
②分析各层气温或升或降的主要原因。
③根据各层上、下部位气温对比,分析是否有对流运动发生。上冷下暖,空气膨胀上升,产生对流运动;上暖下冷,大气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
11.【答案】(1)光合;呼吸;(2)①③④⑤;(3)劝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开车次数等.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 2 ,通过呼吸作用将CO 2 释放到大气中;
(2)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采取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措施;夏天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冬天室内温度不超过20℃;离开房间随手关灯可以节约电能,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不现实的,故错误.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2.5保护大气圈
第一课时
科学新华师版 七年级下
导入新知
你知道大气圈的作用吗?如果没有大气圈,地球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八大行星中,地球是个最适宜生命繁衍的星球。
为什么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球上存在让人类可以生存的大气圈。
新知讲解
如果没有大气圈,地球上将不会有任何生命。
没有海洋
更炎热的白天,更寒冷的夜晚
小行星直接撞击地球
新知讲解
大气圈
环绕地球周围的看不见的空气组成大气圈。
新知讲解
大气圈的作用
新知讲解
大气圈的分层
散逸层
电离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新知讲解
对流层: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能形成云雾雨雪,并保持地表的温暖
厚约10 20km
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的水汽
新知讲解
平流层:
存在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厚约30km
厚约50km
空气非常稀薄
飞机高空飞行也一般在平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中间层:
新知讲解
厚约500km
空气已电离成离子,容易吸收紫外线辐射,能反射无线电波,实现无线电短波的远距离通信。
距离地面约600km
此层已逐渐向外层空间过渡。
空气垂直运动剧烈,流星体多数在这里燃尽
电离层:
散逸层:
新知讲解
①一方面能允许太阳辐射透过大棚
②另一方面又能阻止热量和水分散发,使棚内温暖湿润
地球也是个温室,大气圈相当于温室的屋顶和四壁。
新知讲解
对流层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
温室效应
新知讲解
温室效应
新知讲解
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加剧,对流层阻止热量散发的能力太强,会造成气温增高。
新知讲解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甲烷(CH4)、氟氯烃(氟利昂)、一氧化二氮(N2O)等。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温日渐升高呢?
导致
新知讲解
温室效应的原因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
毁林开荒
人口增加
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新知讲解
燃烧煤炭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燃料废气
新知讲解
人口增加
森林砍伐
自然原因:
温室效应的原因
新知讲解
太阳活动、 大气环流、 火山活动 、地壳运动等
新知讲解
说一说全球燃料排放的CO2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全球气温呈现上升趋势
新知讲解
在过去100 年中,对流层中水蒸气含量变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约25%,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6℃。
温室效应危害
气温升高造成蒸发加强,加剧土地的荒漠化;
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的收成;
还引起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引发水灾和淹没沿海的城镇。
新知讲解
控制温室气体
产生源头
清除办法
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温室效应控制
新知讲解
中国森林植被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提高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国森林消化了相当于9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的一半。
新知讲解
低碳生活
巩固提升
1.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和动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2.关于温室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引起
C.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有好处,如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B
B
巩固提升
3.被称为“大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
A.中间层 B.对流层 C.电离层 D.平流层
4.近年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与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作用
⑶为减缓此现象,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
以水为原料,开发燃料,你认为应研究的主要课题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煤和石油的燃烧
光合
氢气
用太阳能电解水获得氢气
课堂小结
大气圈的作用
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各个圈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对流层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允许太阳的热辐射透过,但却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发。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人类的一些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有很大的危害,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来防治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作业布置
1. 对流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使地球的平均气温_________
2.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温室效应。
板书设计
一、大气圈的作用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电离层
散逸层
温室效应的危害
防治温室效应
二、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