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智能方面:
1. 通过探究能够用多种方法来改变物体的沉浮.(科学探究)
2. 知道改变形状.减轻重量.增大空间.水里加盐.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基础知识)
3. 知道潜水艇的沉浮秘密.(基本能力)
情思方面:
1. 体验“玩中学” 的探究乐趣.
2. 养成尊重事实,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四种方法.
②潜水艇沉浮原理.
③养成尊重事实,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难点:
减轻重量,增大空间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潜水艇沉浮原理).
三.教学准备
橡皮泥团,方块状塑料泡沫,小马铃薯,生鸡蛋,食盐,大水槽,烧杯,水,潜水艇模型,锥子,一次性针管,蜡烛,录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
㈠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由录像“死海不死”的故事导入,为学生探究“水里加盐”使下沉物体浮起来的方法作铺垫.
2.通过“在不改变水的情况下,如何使沉在水里原物体浮起来?”的问题讨论,结合实验得出“减轻重量”(空心)使下沉物上浮的秘密,从而引出潜水艇沉浮的原理
㈡教学步骤
1,导入:
(1)谈话:同学们,有谁会游泳吗?能游多远?有个旅游圣地,那里有个海,浩瀚的海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右不会游泳的人跳下海去却不会沉入水底。你们听说过吗?
(2)播放录像:“死海不死”。
(3)提问:看完这段录像,你们知道了什么?(或问:为什么人在海水中沉不下去?)
(4)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这里的海水与其他海水不一样,它溶解了很多盐(咸度很高)。
(5)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沉在水里的物体是能浮起来的。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1)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①谈话:老师今天带了四种大家熟悉的东西,就装在这个物品袋里,请每个小组叫不名同学到我这来领取(在第个小组的实验桌上只放了一个装满水的大水槽)。请组长说说都有哪四种物品(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物品袋中只放了塑料泡沫,橡皮泥和马铃薯三种物品。)?各组都只有三种物品,还有一种生鸡蛋我有意不放在里面,是为顾防止把蛋打碎了。所以,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动作一定要轻巧些。
[设计说明]: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把上述四种物品和水槽等实验用品都放在桌上,会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他们容易注意到四种物品,有的学生还可能会胡乱动手做实验。这样既避免了一些干扰,方便教师指导教学,又巧妙地保护了易损的实验材料。
②猜测:如果把这四种物品放入水槽中,你们猜一猜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请小组长安排同学填好实验记录单。
物体在水中“沉”,“浮”猜测与实验记录单
要求:1.先猜测,后实验。
2. 将猜测与实验后的结果都填入表中,浮的画“√”,沉的画“×”。
第_________实验小组 时间:
实验物体 猜测 实验
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④小结:(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学生的“实验记录单”,根据记录小结)任何猜测,假设都要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有三种物体沉入水中,只有一种物体是浮在水面的。
⑤提问:怎么使橡皮泥,马铃薯,生鸡蛋也浮于水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来研究的问题。(板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探究“浮起来”的方法
①谈话:下面我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怎样使马铃薯,橡皮泥,生鸡蛋在水中浮起来,通过实验,你们能找出几种浮起来的方法?如还需要其它实验材料的可到我这儿来领取。好,实验开始。
②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学生明白了实验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加上死海不死的录像资料等所作的铺垫,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下,感受和理解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③学生汇报交流。(20会钟后)
④归纳小结:通过20分钟的探究,使沉在水时的物体浮起来一般有四种方法:
借助漂浮物——把橡皮泥,马铃薯,生鸡蛋直接放在塑料泡沫上,使其浮于水面。
水里加盐——往水里加入食盐,使橡皮泥,马铃薯,生鸡蛋浮起来。
改变物体形状——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空间,使橡皮泥浮于水面。
(教师在总结学生的汇报后,板书“三种方法”)
⑤计论:往水里加入食盐,鸡蛋能浮起来。如果水中不加食盐或别的物品,鸡蛋能浮起来吗?
⑥学生交流(把鸡蛋掏空,得出减轻物体重量使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减轻物体重量——将生鸡蛋里的蛋黄,蛋清排出,使空蛋壳浮于水面。(教师板书,讲解排出蛋清,蛋黄的方法)
[设计说明]:实验用的材料不追求多样化,但追求典型性,适用性。选择排出生鸡蛋的蛋清,蛋黄使它变成空壳,不仅得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一种方法,还为探究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秘密作了铺垫。
3.物体沉浮的应用
(1)探究潜水艇沉浮的秘密
①提问:有谁知道潜水艇是如何上浮和下沉的吗?
②学生可能的假设:
靠潜水艇自身的冲力来冲出水面冲入水底?(板书:自身冲力)
有一种特殊装置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上下自如?(板书:特殊装置)
潜水艇一般都是在海水里上浮,下沉,因为海水的浮力大?(板书:海水的浮力大)
潜水艇的外形特殊,整个身子都很圆滑,容易在水中上浮,下沉?(板书:特殊外形)
……
③讲述:刚才有位同学说:“潜水艇有一种特殊的装置使它在水中上,下自如的游弋。”确实如此。那么,这种“特殊”的装置它是怎样工作的呢?它就是和我们同学刚才探究出来的使水中物体上浮的一种方法——减轻物体重量。
[设计说明]:教学中重视挖掘学生的“前概念”,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假设多源于自身生活经验,所以能提出许多假设,教师在专心听取学生的假设时,做好记录。及时抓住与此相关联的假设大做“文章”。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玩潜水艇模型(给每小组一个模型,结合模型解开潜水艇上浮下沉的秘密)
(3)小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如船,救生圈,钓鱼的浮标等都是生活中沉浮现象的具体应用。今后,要多观察,多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和解释更多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