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一(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一(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3-16 23: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复习题(一)
姓名:
一、填空:
1、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有( )、( )、( )和( )。
2、碘酒滴在面包上能变成( )色,根据碘的这种特性,可以用碘检查一种物质是否含有( )。
3、 生物体是由(     )组成的。(     )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4、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 )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5、土壤里的生物可以分解( )使它们变成 ( ) 。
6、凸透镜能使我们看清微小的物体,是利用了它的( )作用。 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作成(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7、放大镜也叫(   )。放大镜是中间(  )边缘(  )的透明镜。
二、 判断题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水、空气和声音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 )
2.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有的变化得快,有的变化得慢。 ( )
3.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
4.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 ( )
5.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只要有新的物质生成。( )
6、微生物都是对人类害的。 ( )
7、如果人类不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终将被大自然所淘汰。 ( )
8、自然界中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 )
9、医院里一次性输液器是用优质塑料制成的,可以用来回收加工制造饮料瓶( )
10、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 )
11、面团发酵时体积会缩小。 ( )
12、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地球温度下降。( )
13、火箭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 )
14、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 ( )
15、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总是自东向西移动的。 ( )
16、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不同的。 ( )
17、坏的游戏机、电视机等电子垃圾是有害垃圾,不能随便丢弃。 ( )
三、选择题
3、下列垃圾中,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 )。
A.碎菜叶、蛋壳 B.玻璃瓶、塑料瓶 C.电池、空罐头 D.针筒、小刀
4.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红外线 B.吸收紫外线 C.防止酸雨 D.供生物呼吸
5、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大的最大的是( )。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距离 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距离
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6、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
A.二十二、二十三 B.十五、十六 C.初七、初八 D.初一、三十
7、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里面揉入了( )。
A、糖 B、二氧化碳 C、酵母菌 D、酵母
8、有句话叫“风吹草动”,说明风具有( )。
A、机械能 B、太阳能 C、原子能
9、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10、下面几种纸纤维最细的是( )。
A、吸水纸 B、书写纸 C、过滤纸
11、形成日食时从 ( ) 开始。
A、东边 B、西边
12、下图所示的放大镜,( )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
四、看图填空:
五、分类:
A、把序号填入相对应的类别
1、塑料盆 2、剩饭剩菜 3、渣土 4、电池
5、果皮 6、小砖块 7、废日光灯管 8、酒瓶
9、旧报纸 10、过期药品 11、萝卜叶 12、废轮胎
13、废注射器 14、碎瓦片 15、蛋壳 16、卫生间废纸
17、废餐巾纸 18、塑料袋 19、破瓮、破缸 20、废钉子
厨房垃圾: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B、判断是否是晶体
松香 玻璃 白糖 珍珠 食盐 琥珀 碱面 水 氧气
晶体:
不是晶体:
六、观察实践活动:
请你画出用放大镜观察白糖及食盐晶体的形状。
白 糖 食 盐
七、论述题:
1、用因果关系阐述月球上为什么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3、显微镜为什么能明显提高放大能力?
1、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瓶子中的沙和石头表 ,清水代表____________,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________________,往上面喷水代表___________。
2、慢慢的往上喷水后,瓶子里底部的水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