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莲花》
一.教材分析:《数莲花》是一首以盘歌为素材改编的一首贵州童谣,采用了“说唱”的方式,一问一答,生动有趣。整首歌曲说唱部分用到了许多附点节奏,旋律部分较少。二.教学目标:1.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了解贵州苗族盘歌,掌握八分附点节奏和四分附点节奏的区分。3.让学生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三.教学重难点:八分附点和四分附点的区分,以及前倚音的掌握。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师:孩子们,今天的音乐课堂,我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风景如画,特别漂亮,孩子们期待吗?我也很期待。不过小导游要我们猜出谜语才让我们出发。来,看看小导游的谜语是什么?(什么吃草不吃根哪?)学生回答:羊,牛,镰刀等。师:孩子们真棒我们要出发去第一站了。(看看我们的大瀑布吧飞流直下悬崖万丈没有犹豫不可阻挡,就像勤劳的贵州人民,永不止步。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2.有节奏的说唱谜语和谜底。师:贵州的美景还不止这些呢,想不想去第二站呢?小导游说了,只要我们能跟他的说唱节奏一致,就能欣赏第二站的美景了。(八分附点节奏说唱歌词“我怎么问,你们怎么答”)师:孩子们的节奏感真棒,我们跟着小导游,去看看下一站有什么呢?(出示净梵山图片,介绍净梵山。梵净山,人间的乐园,你的迷人风光,让我梦饶魂牵。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 具有重要的地位。师:贵州的风景非常的美丽,贵州的歌曲也很有特色。(二)新课授受1.提出本课重难点旋律部分,师范唱,并教唱。2.找出答案旋律带入歌词。3.学唱歌曲??a.师问,学生答(出示第一段歌词)师:孩子们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小导游说要带我们去文人墨客的聚居地,让我们去第三站看看。??b.学生问,老师回答(出示第二段歌词)??c.完整演唱歌曲,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问一个小组答。??(三)创编环节a.请学生来问,其余同学回答谜语的答案b.敲击双响筒,让学生到台上进行创编。师:现在我们去唱给小导游听听吧。(四)拓展师:小导游觉得我们表现的太棒了,这么快就学会了贵州童谣。她说,作为奖励,要带我们去吃吃贵州的美食。(第四站)(五)下课师:今天我们游览了贵州这个美丽的地方,也感受了他的音乐,吃了贵州美食,小导游非常喜欢我们,欢迎我们下次再来。
课件26张PPT。 《数 莲 花》 什么吃草不吃根哪?
什么起早唱五更哪?孩子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欢迎来到贵州!
第一站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 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黄果树瀑布不只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问)什么吃草不吃根哪? (答)_____吃草不吃根哪。
(问)什么起早唱五更哪? (答)_____起早唱五更哪。
第二站梵净山,人间的乐园,你的迷人风光,让我梦饶魂牵。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前倚音(问) (答)
第三站甲秀楼,中国古代名楼,坐落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楼高约20米,飞檐翘角,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楼外浮玉桥如白龙卧波,全长90余米,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整个甲秀楼倒映在南明河中,犹如一幅绝美画卷。
自明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咏叹抒怀,在甲秀楼里留下了墨宝无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甚多。(问)什么吃草不吃根哪,
什么睡起不翻身哪,
什么岩上盘脚做哇,
什么岩脚把网生哪,(答)镰刀吃草不吃根哪,
石头睡起不翻身哪,
猴子岩上盘脚坐哇,
蜘蛛岩脚把网生哪。
(合)莲花闹海棠把网生。(合)莲花闹海棠把网生。 (问) 什么会打天边鼓哪,
什么起早唱五更哪,
什么肚里有牙齿哪,
什么背上有眼睛哪,(答)雷公会打天边鼓哪,
公鸡起早唱五更哪,
磨子肚里有牙齿哪,
秤杆背上有眼睛哪,(合)莲花闹海棠有眼睛。(合)莲花闹海棠有眼睛。《数莲花》我们贵州的童谣,是根据苗族盘歌改编的歌曲。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昭通一带苗族的“盘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带两个年龄相当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长辈说明来意。若姑娘的父母亲回答:“还没人家,是同班辈的。”便准许盘歌。盘歌的歌会,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双方参加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在盘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双方通过对唱,显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输了,女方便用水将男方泼走。泼水在苗家不是恶意,而是一种善意的洗礼。
第四站小米喳是贵州人最喜欢的小吃之一。传说,苗王携女寻游山寨,至山民喳幺家中,喳幺家徒四壁,无以款待,就将小米拌以山枣一,放在火塘里蒸熟,取名“小米喳”。苗王怒其 不恭,然其女见小米喳色泽灿烂,欣然食之,觉得甘香可口,笑语嫣然。苗王见状食之,亦香亦糯,很是美味,转怒为喜,令喳幺回寨专做小米喳。逢各寨主来朝,必以小米喳待之。苗疆各寨重大节庆,皆以苗王所赐小米喳为上品,以示贵重。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境内,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
景区内以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类珍稀品种动植物为特色,集奇特的山水自然风光与当地布依族、水族、瑶族等民族特色于一身,是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