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糖果仙人舞曲》 教学内容:欣赏《糖果仙人舞曲》教材分析:一、音乐作品分析:管弦乐《糖果仙人舞曲》是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首配乐。1890年12月,柴可夫斯基应彼得皇家歌剧院的邀请,为该院创作了一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音乐。舞剧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和鼠王》改编。在这首音乐里,钢片琴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仙境的气氛。这是钢片琴这种乐器首次运用在芭蕾音乐里。因为这种琴的声音比较小,柴可夫斯基在配器时进行了精心设计,除了圆号外,没有再用其他铜管乐器,也没有打击乐器。在木管乐器组里,加上了不常用的英国管和低音单簧管,这几种乐器的组合使乐器更富有童话色彩。乐曲全长2:02,大调式,四二拍,乐曲结构为三部曲式。引子:00:00-00:10引子是由弦乐拨奏,节奏规整,均为八分节奏,旋律均为大跳,两小节一重复,共4小节。在这样规整的节奏和旋律中,预示着第一主题即将进入。第一部分00:11——00:47清脆明亮的钢片琴在提琴轻轻拨弦的伴奏下,奏出虚幻的第一主题。旋律处于高音区,所有音都是顿音并持续下行,特别是在连续三个前十六分音符中呈半音下行,仿佛展现的是糖果仙子正在轻盈的舞蹈。紧接着,低音单簧管用快速的下行音引出低沉的、连贯的持续音与之相呼应,并形成对比。钢片琴的前三乐句节奏完全相同。而钢片琴和低音单簧管重奏的形式,鲜明的音色对比,让人仿佛感到糖果仙子正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 第二部分00:48——01:14由管弦乐器组演奏出第一个节奏重音开始,进入音乐的第二部分。管乐和钢片琴进行重奏,奏出以下旋律:紧接着,由中提琴演奏一连串同音反复的六连音,给人以紧张感。然后节奏重音越来越密集,由之前的低音单簧管变为整个管弦乐组,乐器的增多使得音色逐渐掩盖了钢片琴的音色,仿佛糖果仙子的处境越来越危险。第三部分01:15——02:02这一部分为再现部分。在乐曲的第二部分演奏结束后,由钢片琴独立演奏出一段时长9秒的华彩乐段,音乐色彩明亮。随即,再现A段。这一次低音单簧管跟A段里相比,提高了一个八度,音色不再低沉,而是转为较柔和,仿佛危险已经散去。二、教学内容分析:通过以上作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音乐线索:1.作品结构为三段体,三个乐段划分明确,并且第三个乐段是再现乐段。2.乐曲为管弦乐曲,钢片琴和低音单簧管的音色有着鲜明的对比,音乐形 象鲜明。而钢片琴也是柴可夫斯基第一次将其运用到管弦乐队当中。3.B乐段里由管弦乐器组演奏出的节奏重音越来越密集,管弦乐组由于乐 器增多使得音色逐渐掩盖了钢片琴的音色,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都给人以紧张感。4.钢琴片演奏的华彩乐段重新回到明亮的音乐色彩。5.再现A乐段里,低音单簧管演奏旋律的音区有变化,同时会影响音色的 变化,通过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会影响音乐情绪的变化及音乐故事发展。基于以上线索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1.不同乐器演奏出的不同音色,来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钢片琴和低音单簧管都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而这种乐器演奏出的不同音色,都在该音乐中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象。结合作品的音乐形象,适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结合音乐的进行,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2.?感知音乐的段落结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主题的听辨去感知音乐的段落结构是学生感知音乐的第一步。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聆听和分段聆听感知作品的段落是学生学习聆听的方法,积累聆听经验的良好途径。3.?不同音乐要素的变化,是音乐发展的关键。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音乐要素(如:音色、音区、力度等)会影响音乐的发展,共同探究音乐要素,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
课件15张PPT。糖果仙人舞曲 选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著名童话剧《胡桃夹子与老鼠王》,讲述了小姑娘玛丽与一个玩具——胡桃夹子洋娃娃,在梦中发生的神奇故事。
《糖果仙人舞曲》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最著名的选段之一,描述了童话故事里的一个角色——糖果仙子的故事……
A 乐段它的外表类似于一架直立式的小钢琴,钢片琴高音区的音色跟钢琴差不多,这种奇妙的音响增添了乐曲虚幻的色彩和带有仙境的气氛。最古老的钢片琴是一种键盘乐器
B 乐段 A' 乐段 A乐段A'乐段俄罗斯音乐大师 —— 柴可夫斯基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也是俄罗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之一。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音乐会序曲、歌剧、芭蕾舞剧、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
其中芭蕾舞剧《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视为经典之作,至今盛演不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