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13: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认识》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16~18页的内容。
2.教材创设了“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两个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不同方式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解比例,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1·c·n·j·y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观察、比较、计算、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2.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过程,提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比例的认识(1)
一、回忆旧知,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上面的情境图。
师:五张不同的图片,哪两张图片像,哪两张图片不像?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个体汇报。
预设
生1: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如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12∶6=8∶4,所以D和A两张图片像。21·cn·jy·com
生2:图片A长与宽的比是6∶4,图片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这两张图片也像。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这些图片的大小不一,图片的像与不像和它们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像的两张图片的长和宽中究竟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个新朋友——比例。(板书课题)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同时,有效地引入本节课所需的学习资源信息,为学生认识比例提供第一手资料。21*cnjy*com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自主尝试。
继续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五张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快速地求出每张图片长与宽的比值。
(2)汇报、交流。
预设
生1:图片A,长∶宽=6∶4=。
生2:图片B,长∶宽=3∶2=。
生3:图片C,长∶宽=8∶3=。
生4:图片D,长∶宽=12∶8=。
生5:图片E,长∶宽=12∶2==6。
师:你还能找出哪些相同的比?
生:图片D和图片A的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即12∶6=2∶1,8∶4=2∶1。
(3)感知比例的意义。
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能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
预设
生1:可以用等号连接,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6∶4=和12∶8=可以写作6∶4=12∶8。
生2:可以用等号连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
生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6∶4=12∶8,也可以写成=。
2.概括比例的意义。
师:像6∶4=12∶8,12∶6=8∶4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谁愿意按自己的理解来概括一下比例的意义?21教育网
预设
生1:等号两边的比的比值相等,叫作比例。
生2:比值相等的比叫作比例。
生3: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师:在这个情境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值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预设
生:图片D和图片B的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可以组成比例:12∶3=8∶2。
……
3.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组织学生自学教材知识,独立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生汇报交流。
(3)师总结: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作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4)拓展延伸: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来源:21cnj*y.co*m】
4.教学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1)探究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16页表格。
调制蜂蜜水配比情况表
?
蜂蜜水A
蜂蜜水B
蜂蜜/杯
2
3
水/杯
10
15
师:这是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吗?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间交流,个体汇报。
预设
生1: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生2:根据表中的数据,3∶2和15∶10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5,所以可以写成3∶2=15∶10。
生3:我发现10∶2=15∶3这两个比化简后都是5∶1,两杯水应该一样甜。
(2)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又写出了比例,你们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出不同图片的长与宽的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些比的共性,促使学生为存在这种共性的比寻找到更科学的表现形式,即用等号连接,从而使比例意义的呈现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渗透了学习方法。
三、巩固提高
1.判断。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
(2)0.6∶1.6与3∶4能组成比例。(  )
(3)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2.教材17页“练一练”2题。
3.课件出示教材18页“练一练”5题。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如下表。
路程/m
340
680
1020
1360
时间/秒
1
2
3
4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三个不同的比例。
(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判断对比例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继而让学生独立根据给出的几组比写比例,最后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三组不同的比例。一步步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和理解比例的意义。2-1-c-n-j-y
四、课堂总结
1.谈一谈你所认识的比例。
2.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教材17页“练一练”1题。
2.教材18页“练一练”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1)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
第2课时 比例的认识(2)
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
1.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2.请你写出一个比例,并标出你所写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根据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大胆猜想比例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探索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明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比例内项和外项之间的关系。
(1)先观察自己写出的比例,尝试找出它的特点。
(2)再把小组同学写的比例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能否发现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
(3)根据你们的发现,填好报告单。
(4)选好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全班汇报。
(板书: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验证发现: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1)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通过交叉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的积。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21·世纪*教育网
(a∶b=c∶d→a×d=b×c)
4.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质疑: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教材18页“练一练”3题,交流判断方法。
5.总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进行判断;也可以将四个数平均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进行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21cnjy.com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交流、验证,自主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又使学生学得愉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www.21-cn-jy.com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填空。
(1)在a∶7=9∶b中,(  )是内项,(  )是外项,a×b=(  )。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外项可能是(  )和(  )。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的积是(  );如果一个外项是,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12∶(  )=(  )∶5
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思考方法。
3.你能用3,4,5,8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吗?若能,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若不能,你能换掉3,4,5,8中的一个数,使它们能组成比例吗?【出处: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形式的习题,让学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对每个学生都是新知的二次巩固,对学困生也能起到引领作用。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18页“练一练”6、7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2)
12∶6=8∶4
12×4=6×8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