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 例1》
本单元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包括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本课教学第84~85页的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第二段,第86~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时,要注意选取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角度要尽可能符合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形象,并明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利用对角的初步认识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时,要指导学生从顶点起依次指明角的两条边。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www.21-cn-jy.com
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角,开展这个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建立角的表象,并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
教学课件,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同桌交流)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主动探索,交流共享
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21·世纪*教育网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版权所有:21教育】
(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21*cnjy*com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⑴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⑵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⑶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⑴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⑵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要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⑶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⑷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学生齐答: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应用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21·cn·jy·com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
略。
《角的初步认识 例2、例3》
本课时教学第86~87页的例2-例3和“想想做做”,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的几种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用三角尺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并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2-1-c-n-j-y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具:
教学课件,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不规则纸。
(一)情境导入
拿出三角尺,让学生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提问:你能找出其中最大的角吗?学生指出来,同桌之间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来源:21cnj*y.co*m】
(二)主动探索,交流共享
1.认识直角。
⑴提问:刚才你们两人找到的角,谁的大?学生得出:一样大。指出: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板书:直角)21cnjy.com
⑵每人拿出另一把三角尺,现在找出这个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它也是直角。
⑶用手指描出这个直角,让学生感觉一下:直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
⑷拿出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提问:你能找到直角吗?有几个?小组交流所找出的直角。全班交流: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有4个直角。2·1·c·n·j·y
⑸教师利用纸工袋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学生模仿在作业本上画出直角。指出:为了表示一个角是直角,用直角符号“┐”标出来。师生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
⑹提问: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画出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等吗?(学生操作,交流结果。)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⑺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照样子把直角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媒体出示标出的直角符号。
2.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例3.
⑴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关系。出示例3,三个不同时刻的钟面,你能找出哪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吗?集体回答。【出处:21教育名师】
⑵下面老师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2个钟面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指出:这个角是锐角。(板书:锐角)21*cnjy*com
⑶学生尝试着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3个角进行比较。提问:这个角与直角比怎样?学生回答:第3个角比直角大。指出:这个角是钝角。(板书:钝角)
⑷指导学生认识“锐”“钝”及写法。
⑸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指名到黑板上借助三角尺判断它们各是什么角?集体判断其答案正误,并纠正错误的答案。21教育网
⑹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打开教材,拿出三角尺完成第3题,在每个角的旁边写出各是什么角,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小结:刚才和大家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有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角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来判断。如果没有三角尺,你会判断吗?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来帮助判断,因为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应用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生各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先折出一条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再对折一次,折出一个角。提问:你有办法知道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吗?学生交流。借助身边现有的直角的工具比一比。提问: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指名回答:是直角。www-2-1-cnjy-com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读题,提问:整时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整时的分针都指着12. 提问:在钟面上确定了分针的位置,时针指着几,它们形成的角是直角?学生操作、尝试画,得出:3时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1.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
2.可以用三角尺或有直角的图形等工具帮助判断。
3.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本阶段不强调钝角比平角小,认识钝角表象即可)。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