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 同步练习【岳麓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 同步练习【岳麓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7 16: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建设成就与科技进步 同步练习
知识点1 经济建设成就
1.“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上述文字描述了中国 ( )
A.外交事业的进展 B.经济建设的成就
C.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政治体制的改革
知识点2“两弹一星”
2.马小虎同学找到了一张旧报纸(如下图),上面报道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但是上面的日期已经看不清楚了。这张旧报纸出版的时间应该是 ( )
A.1964年 B.1966年 C.1967年D.1970年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4.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掌握了核技术的事件是 (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
C.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次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5.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
知识点3青蒿素与“东方魔稻”
6.他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B.华罗庚 C.袁隆平 D.邓稼先
综合点 科技发展
7.1964年10月16日中国政府声明:“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在核武器问题上,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也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这说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 )
A.维护国家主权
B.支援各国革命事业
C.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维护世界和平事业
拓展点 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及取得的科技成就
8.阅读下列材料:
1964年lO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330万吨TNT当量)爆炸试验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2年零8个月,比美国少用4年多,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l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率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1月9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答案:
1. B
2.A(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 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选A。)
3.C
4.A(点拨: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的意义。联系所学知识,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的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
5.A
6.C
7.A(点拔:根据“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也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可知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国安全,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选项B、C、D不是目的,而是客观作用,可排除。)
8.(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始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威胁,巩固国防的现实需要等。(任答两点即可)
(2)宣扬科研精神,营造崇尚科研的氛围;鼓励科技创新;显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和信心;鼓舞全围人民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