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水的组成(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20: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水的生成
1.氢气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气味:_____;
水溶性:_________;密度(与空气相比):_________。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1)实验现象:火焰呈_______,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感觉到_____。
(2)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
无臭
难溶于水
比空气小
淡蓝色
有小水珠
发烫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3.检验氢气的纯度:
(1)原因: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___________,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
(2)方法:
空气或氧气
尖锐
的爆鸣
很小
较纯
二、水的分解
 水的电解:
(1)实验现象。

氧气
氢气
②一段时间后,左右两支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
(2)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分析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说明水是由_______
_____组成的。
(4)反应实质(微观角度)。
第一步:水分子分解生成_______和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结合成1个氢分子,___________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氢分子和氧分子各自聚集成氢气和氧气。
1∶2
水 氢气+氧气
氢、氧
元素
氢原子
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
通电
【想一想】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什么?
提示:增强水的导电性,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三、化合物、单质和氧化物
1.单质与化合物: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___________的_______。
单质:由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
2.氧化物:
由___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的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
纯净物
同种元素
纯净物
两种
氧元素
【想一想】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而成的物质。
1.判断正误: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水。( )
提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2)电解水过程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提示:正极气体为氧气,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空气由多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
提示: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而空气中含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
(4)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提示: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只有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才为氧化物。如NaOH、O2虽然含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
×
×
2.下列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
是(  )
①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放出大量的热 ③生成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选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不属于实验现象,属于实验结论。
3.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可被点燃
D.若产生氢气的体积为5 mL,则产生氧气体积为10 mL
【解析】选A。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而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由氢气的体积为5 mL推出氧气的体积为2.5 mL。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①高锰酸钾 ②冰水混合物
③空气 ④液氧
【解析】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且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其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液氧只含氧气一种物质,且只含氧元素一种元素,属于单质。
答案:③ ④ ①② ②
要点一 水的电解
1.产物: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可以简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结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以推断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易错提醒:
(1)电解水过程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而非质量比。
(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4.误差分析:实验中,水电解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即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2)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
【示范题1】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解析】选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电解水需要在通电条件下进行,选项中忘记了反应条件;甲试管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乙试管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备选要点】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即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微粒的变化情况: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发生变化,分子种类肯定发生变化,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
【示范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物质的组成属于混合物
B.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选B。反应前物质含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图中的反应物含两种分子,每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要点二 物质的简单分类
【特别提醒】常见物质类别中,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两者与物质属于包含关系;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两者与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
【示范题2】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
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 B.硫酸铜
C.空气 D.铜
【解析】选C。本题结合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考查物质的分类,由题目信息可知,②是纯净物,③包含在②中,而纯净物包括单质与化合物,③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不可能是混合物。选项中一氧化碳、硫酸铜属于化合物,铜属于单质,空气是混合物。故选C。
【示范题3】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解析】选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角度分析,即由同一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故答案为B。
【互动探究】上述微观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哪个选项?表示单质的是哪个选项?
提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A、D选项中都含两种分子,故都属于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且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故C项属于单质。
【归纳拓展】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与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则这种物质属于单质;若该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则该物质属于化合物;若由两种原子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原子,则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在下面左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以及两个电极的产物,在右图中完成实验结论。
提示:产生气体多的一极为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产生气体少的一极为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整个椭圆代表物质,①代表纯净物、②代表混合物、③代表化合物、④代表氧化物,根据你所学过的四者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试着将对应序号填入下图中。
提示:整个椭圆代表物质,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和非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