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常见的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常见的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21: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2课时
常见的碱一、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①俗称_______、_____或_____。
②腐蚀性:有很强的腐蚀性,若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用___
_______冲洗,再涂上_____溶液。苛性钠火碱烧碱大量的水硼酸③物理性质:白色块状固体,_____于水,溶解时___________
___,易潮解。
④用途:作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
等工业;生活中可以用来除油污;作气体干燥剂。易溶放出大量的热(2)氢氧化钙。
①俗称:_______或_______。
②物理性质:是一种___________物质,_____于水,其水溶液
俗称_______。
③制取:由生石灰与水化合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同时放出大量热。
④用途:作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配制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3)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化学式:____)、氨水(化学式:________)。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状微溶石灰水CaO+H2O====Ca(OH)2KOHNH3·H2O2.碱的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蓝色变红色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微点拨】
由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②与三氧化硫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氧化钠:2NaOH+SO3====Na2SO4+H2O。二、酸和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1.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___。
2.碱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
_______。氢离子氢氧根离子1.判断正误:
(1)氢氧化钙俗称为生石灰和消石灰。( )
提示:氢氧化钙俗称为熟石灰和消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需密闭保存。( )
提示:NaOH易潮解,NaOH和Ca(OH)2都能和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因此两者应密封保存。×√(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存在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共同的阴离子。( )
提示: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4)由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所以碱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
提示:碱溶液中都存在氢氧根离子,故碱的化学性质都相似,但碱溶液中金属离子不同,故碱的化学性质不会完全相同。√×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A.浓硫酸 B.CaO固体
C.NaOH固体 D.Ca(OH)2固体
【解析】选A。浓硫酸会吸水,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生成新物质;CaO能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NaOH和Ca(OH)2都能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故选A。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解析】选C。石灰浆抹墙后,其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酚酞溶液与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时生成红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4.向2 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解析】选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氨水呈碱性,所以向2 mL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蓝色。5.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
A.酸都能在水中解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解析】选A。酸都能在水中解离出氢离子,因此化学性质相似。6.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__。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O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__________
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解析】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有潮解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而使矿泉水瓶变瘪。答案:烧碱、火碱、苛性钠 干燥 矿泉水瓶变瘪
2NaOH+CO2====Na2CO3+H2O要点一 常见的碱的性质及其用途
1.碱溶液都具有腐蚀性,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更强,不慎沾在皮肤上,需及时处理。
2.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可与其发生反应的气体如CO2、SO2、HCl等;而氢氧化钙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
3.碱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因此不溶性的碱没有该性质。4.碱只能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碱不能与CO反应。且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如NaOH与SO2反应生成Na2SO3,而不是Na2SO4。
5.因为NaOH易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可配制较浓的NaOH溶液,有利于除去较多的CO2,所以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示范题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烧碱 D.浓盐酸
【解析】选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A错误;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故选项B错误;烧碱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C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D错误。【示范题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选D。浓盐酸和浓氨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但在空气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石灰水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Ca(OH)2+CO2====CaCO3↓+H2O,
44 100
由于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是可溶性的碳酸钠,因此溶液质量会增大。故选D。【备选习题】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C.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都有腐蚀性
【解析】选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其物理性质不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要点二 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
对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考查经常在中考中出现,由于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无法直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可采用以下方法间接判断:
(1)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判断。由于CO2与NaOH反应后,原盛放CO2气体的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必然导致内部压强减小,可利用此原理,结合物理知识设计探究实验。以下是几种判断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的常见装置:实验现象:①中烧杯内的水进入锥形瓶;②中软质塑料瓶变瘪;③中试管内液面上升;④中小气球变大;⑤中鸡蛋被吸入集气瓶;⑥中出现喷泉。
(2)NaOH与CO2反应后会生成Na2CO3,可通过检验Na2CO3的方法来证实。【示范题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如上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 mL水,另一支抽取20 mL浓NaOH溶液。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 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 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此操作的实验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3)由于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使得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小,因此锥形瓶B中的热水沸腾。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2)2NaOH+CO2====Na2CO3+H2O (3)B中的热水沸腾 由于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使得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小【备选习题】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___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此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能吸收大量的CO2,CO2被A瓶中溶液完全吸收,故不会有CO2进入到B瓶中,所以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打开K后,CO2有一部分不经A瓶直接进入B瓶中,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此实验与(1)对比,可以知道CO2与NaOH和Ca(OH)2都能发生反应。(3)由于A溶液为50 mL,通入的CO2为500 mL,50 mL A溶液中的水最多吸收50 mL CO2,多余的CO2被NaOH吸收,此实验可以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答案:(1)Ca(OH)2(或氢氧化钙)
(2)Ca(OH)2+CO2====CaCO3↓+H2O
证明CO2与NaOH和Ca(OH)2都能反应
(3)50 mL A溶液最多吸收50 mL CO2,多余的被NaOH吸收1.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将两种常见碱的相关认识填入图中的空白:提示: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由于易吸水潮解,故常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和消石灰,常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2.如图所示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请你将相关现象和结论填入右图中的空白。提示:氢氧化钙与CO2反应会出现浑浊现象,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比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较少,气球增大较少,故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