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21:4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1)概念: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的反应。
(2)实质:酸中的__和碱中的___结合生成___的过程,即_____________。
(3)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酸与碱盐和水H+OH-水H++OH-====H2O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2.其他中和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常用_______改良酸性土壤。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熟石灰2.处理工厂污水:
(1)若工厂的废水呈酸性,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用熟石灰处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如印染厂的污水中含有碱性物质,用_____处理。
(3)应用于医药。
①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内服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的药物。
②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会在人体皮肤内分泌蚁酸,涂一些碱性物质的溶液如氨水或肥皂水,可减轻痛痒。H2SO4+Ca(OH)2====CaSO4+2H2O硫酸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_______,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表示,范围通常为______(读数取整数)。酸碱性pH0~14(2)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与pH关系。
①pH__7,溶液呈酸性,pH_____,酸性越强。
②pH__7,溶液呈中性。
③pH__7,溶液呈碱性,pH_____,碱性越强。增强增强<越小=>越大(3)测定pH的方法。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干燥的pH试纸,用_______蘸取
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___________对
比,即可测出溶液的pH。玻璃棒标准比色卡2.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1)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
(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调节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
(3)随时监测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pH________的雨水称为酸雨。
(4)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5.6小于5.61.判断正误:
(1)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就是化学上的盐。( )
提示:厨房调味品盐指的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化学上所指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名称。
(2)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因而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症。( )
提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易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3)如果向酸性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直到等于14。( )
提示:向酸性溶液中加水,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
(4)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的溶液中。( )
提示: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解析】选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B项中是NaOH(属于碱)和硫酸(属于酸)反应,生成Na2SO4(属于盐)和水,故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3.现有50 mL pH=8的溶液,若想使其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
A.pH=0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pH=14的溶液 D.pH=5的溶液
【解析】选A。pH=8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pH=14(碱性),pH=7(中性)的溶液都不可能将碱性溶液变为酸性溶液。所以必须向pH=8的溶液中加入pH小于7的溶液(即酸性溶液),才有可能将溶液变成酸性。若要将溶液变成pH=3的酸性溶液,必须加入pH<3的溶液。4.日常使用的洗发剂和护发剂都有一定酸碱度,若使用不当,就会对头发造成损害。
(1)小华同学用pH试纸,按正确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测得洗发剂pH略大于7,则洗发剂显________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则护发剂显________性。
(2)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洗发时应先用________________剂,后用________________剂。【解析】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显酸性;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可知弱酸性有益于头发健康,故先用洗发剂,后用护发剂。
答案:(1)碱 酸 (2)洗发 护发 要点一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原理: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往往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来判断。
2.中和反应的本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如果是酸滴定碱,酚酞作指示剂,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即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4.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在酸滴定碱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能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酸过量。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是(1)滴加石蕊试液;(2)用pH试纸;(3)加入比较活泼的金属;(4)加入碳酸盐。【示范题1】某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
猜想三:溶质中有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方案评价】该同学与同学们通过讨论后认为:(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2)方案二可行。但该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帮他将方案二补充完整。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
【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解析】【作出猜想】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根据它们是否反应完全可以猜测溶质中可能还有氯化钙和氯化氢。
【方案反思】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溶液可能呈中性或者酸性,故不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
【拓展与应用】碳酸钙粉末可以与盐酸反应冒出气泡,现象明显,当盐酸消耗尽的时候,无气泡冒出,且多余的碳酸钙不溶于水,不会对氯化钙造成影响。答案:【作出猜想】CaCl2和HCl
【方案设计】碳酸钠 有气泡冒出
【方案反思】滴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溶液可能呈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HCl
【拓展与应用】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否有剩余要点二 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
1.pH与溶液酸碱性及指示剂的显色情况(通常):2.改变溶液pH的方法:
(1)酸性溶液 pH增大。加水稀释的过程中,pH增大只能接近于7,不能超过7。
(2)碱性溶液 pH减小。加水稀释的过程中,pH减小只能接近于7,不能小于7。【示范题2】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解析】选A。本题主要借助函数图像考查碱与酸反应溶液pH的变化。NaOH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随着不断加稀盐酸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再加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随着不断加酸,酸性增强,pH越来越小,所以A曲线合理。【备选习题】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解析】选D。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1.观察下面左图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将酸和碱反应的实质填入右图空白。提示:左图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发生变化的是氢氧化钠中的OH-和盐酸中的H+,新生成的是水分子,故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若①代表酸性增强②代表碱性增强③代表中性,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图。
提示:溶液的pH越低酸性越强,越高碱性越强,当pH=7时,溶液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