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17 21: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知识准备】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具有良
好的_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2)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___,熔点更
___。导电导热延展大低2.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①_____下,镁、铝能与氧气反应。
②_____时,铜、铁能与氧气反应。
③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2)与酸的反应。
①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_____,氢后面的金属与酸不能发生反应。
②不同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可根据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常温高温氢气产生气泡的快慢(3)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①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根据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活动体验】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镁:_______;铝:_______;
铁:_______;铜:_______。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
硬度比较:铜片__铝片;铜片__黄铜片(或白铜片)。银白色银白色银白色紫红色><(3)金属导电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将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闭合开关。
②现象:灯泡发光,说明以上金属具有_______。导电性(4)金属导热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分别用坩埚钳夹持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另一端。
②现象:会感觉___,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5)金属延展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用锤子反复敲打铝片、铁片、铜片、黄铜片。
②现象:会发现金属片_____,说明金属和合金具有延展性。热变薄2.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黑色物质2Cu+O2 2CuO(2)与酸的反应。冒气泡镁条、铝片、锌粒、铁片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淡蓝色(3)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无变化有银白色物质蓝色铁>铜>银【实验反思】
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为什么在与酸的反应中,开始产生的气泡较慢?
提示: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所以开始产生的气泡较慢。所以在验证铝的化学性质前,要先用砂纸打磨,除去铝表面的氧化物。2.怎样检验镁条、铝片、锌粒等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提示:镁、铝和锌等活泼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检验时首先验纯,然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而冷的烧杯,可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实验演练】
1.“纳米铜”是一种具有奇特性质的新型材料,它在常温下能被拉长50倍。这说明“纳米铜”具有良好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解析】选A。“纳米铜”常温下能被拉长50倍,说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在试管底部沉积了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固体物质
【解析】选A。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将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红色的金属铜,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3.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试剂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蒸馏水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选B。A、C、D中的三种物质都不能与铁、铜反应,故不能区分;B中稀硫酸能与铁反应,不和铜反应,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选B。4.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解析】选C。A、铁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B、铜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C、试剂中没有铜的单质或铜的盐溶液,无法比较金属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此方案可行。D、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了铜比银活泼。因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故选C。5.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管两端,分别绕上40 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管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1)冷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铜丝加热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铜是紫红色固体,加热时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固体,所以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加热后左端的质量增加了。答案:(1)①左端铜丝表面变黑 ②玻璃棒左端下沉
(2)2Cu+O2 2CuO6.铁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结合相关物质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以铁为研究对象,仿照图中实例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2)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铁屑,请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将其除去(只用简单的原理描述即可)。【解析】结合铁的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也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等。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铁屑,物理方法可利用铁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除去,化学方法可利用铁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与酸反应的性质除去。
答案:(1)①HCl ②FeCl2 ③CuSO4 ④FeSO4(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2)物理方法:用一块磁铁把铜屑中少量的铁屑吸引出来;
化学方法:用盐酸或稀硫酸酸洗后过滤。7.如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写装置序号)_____,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湿法冶铜”就是利用了C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解析】(1)上述实验中,铁和酸能反应,所以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2)我国古代“湿法冶铜”的反应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上述实验中不能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应补充铜和含银的溶液反应。答案:(1)A Fe+H2SO4====FeSO4+H2↑
(2)Fe+CuSO4====FeSO4+Cu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