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3、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2、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对古代的药物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并进行实地调查,亲自采集药物标本,编写出了一部新的规模空前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以及其主要疗效。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接待病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金,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想想看,李时珍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动脑筋:(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 《天工开物》中的耕耘图 《天工开物》中的制箭图 动脑筋: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他们谁说的对?谈谈你的看法。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宋应星说的很对。如果人与自然不相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再说如果人力不与自然力互相配合,那也休想制造出什么东西,开发出什么资源!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是有关民生的科技名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崇祯六年,徐光启病逝,崇祯帝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农政全书》插图古典科技巨著填表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朝建立以后,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1、明长城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要是明代修筑的。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明长城(八达岭)明长城示意图“天下第一关”“天下雄关”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成祖定北京为都城。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2、北京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外城在内城南面。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明朝北京城北京城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紫禁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总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 9000 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 宫 鸟 瞰 图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看一看:(1)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整个故宫。
(2)主次分明,故宫分内朝和外朝两部分。
(3)规模大,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明代的《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俗称“四大奇书”。这四部小说是文人小说,体现了晚明士大夫们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抱负。明代小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三、小说和戏剧 1、小说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欣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说一说 答: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是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水浒传》三打祝家庄《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朝,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作者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的反映了人间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借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 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明朝戏剧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此剧一经问世,便有许多传奇效果。由明至今,《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A练一练3.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C2.明长城东起______,西到______,总长万余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鸭辽东嘉峪关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5.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