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教案第2章第1节《形成视觉的条件、光的反射》
奉化市锦屏中学 徐波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人看到周围物体的条件;
能复述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并知道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技能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
能运用光的反射规律进行分析,会画简单的反射光路图;
学习从反射现象的观察中作出猜测、再用实验验证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平面镜,光具盘,激光器,白纸。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引入 请学生读章首导言和四幅图展开想象,教师提示: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物体?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怎样延伸我们的视觉?教师介绍: 眼接收的光信息是每个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约占全部信息量的85%以上。 阅读导言和导图,展开想象,并和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讲授新课 人看到周围物体的条件活动一:怎样才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拿出一支蜡烛问:看到了什么?点燃后再问:看到了什么?人要看到周围物体,需要什么条件?请归纳。根据学生归纳,教师得出结论并出示:人看到物体,物体必须发光或反射光;我们的眼睛必须在光传播的方向上;光信息必须被我们的眼所感知。 想一想,论一论思考并回答通过相互交流,多媒体提示,归纳此条件,然后相互评价。完成课本填空,并与自己的结论比较。
光的反射人眼为什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呢?根据学生回答,提出: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思考并回答思考并查阅课本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 活动二: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多媒体演示光的反射过程。说明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完成活动后,提问: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会不会随着入射光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还是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还是不等于入射角?教师出示光的反射规律,并画出一个光反射光路图。提问:如果刚才活动中反射光线的路径改为入射光线射入,此时反射光线会从哪里反射呢?教师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仔细观察并思考根据问题和自己的观察结果结果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回答后实验验证。领会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漫反射提问: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但射到白纸上不会产生,这是为什么?利用手电筒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手电光射向一面大平面镜,转动镜子,使反射光线依次射向不同同学的眼睛,让学生感受镜面反射;再让手电射向一张白纸,并转动白纸,问学 引起兴趣。感受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讲授新课 生是否感到晃眼,白纸是亮的还是暗的。提问: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反射,哪两种呢?请说出这两种反射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归纳,并适当延伸来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小结与练习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练习。 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评价。
布置作业 作业本A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