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咏物短诗三首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陶行知( ) 王尔碑( ) 鲁藜( ) 埋没( )
碎片( ) 踩成( ) 诞生( ) 诚实( )
2.选字填空。
⑴____实 ____认 ____功 ____序 (程 诚 成 承)
⑵____色 ____摘 ____地 理___ (踩 彩 采 睬)
⑶——红 ——咐 气—— ——乱 (粉 纷 氛 吩)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你平生只说一句话,从不顾粉身碎骨。
粉身碎骨:
⑵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诞生了幸福的新国。
诞生:
⑶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埋没:
4.文学常识填空。
《炸弹》作者______,_____家;《泥土》作者______,诗人,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等;《镜子》作者______,女,原名王婉容,诗人,有诗集_________。
5.这三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点击思维
1.注意“碎”和“粹”读音的区别,“没”不要误拼写为“méi”。
2.通过辨析同音字的不同用法理解其含义的区别,着重从偏旁部首的角度把握。
3.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此处的“粉身碎骨”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4.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三位作者的相关情况。
5.在通读三首诗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会诗歌意象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炸弹》:沉默——爆炸——诞生
《泥土》:被踩成道路——默默奉献
《镜子》:被打碎——依然诚实、忠于职守
2.语言特色:
简洁精炼的语言是这三首咏物诗的最大特色。短短几行,几十个字就把物的特点和人情志融合起来,爆发出惊人的艺术魅力。文字虽然简短,但并不乏生动形象:如《炸弹》中用“沉默”一词来写炸弹平时的默默无闻;用成语“惊天动地”来写炸弹爆炸的壮烈。同时用精练的语言还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任读者放飞想象的翅膀,尽情遐想,增添了诗味,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未已的效果。如《泥土》中的泥土被人踩成一条道路后会怎样呢?读者不由得想起道路的品格,默默奉献,不求名利。
3.把握重点:
正确理解炸弹的象征意义。
从“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诞生了幸福的心国”两句可以看出,诗中的炸弹并非炸弹本身,而是一种象征。我们从是什么诞生了幸福的新国这一角度来理解炸弹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武装革命。是武装革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可以更远一点想到,武装革命的成功靠的是千百万的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他们平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革命的洪流滚滚到来之时,他们奋不顾身的投身于革命,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炸弹不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吗?
4.攻克难点:
正确把握三首诗中三个意象的含义。
《炸弹》中的炸弹并非指炸弹本身,作者用炸弹的形象来象征轰轰烈烈的武装革命,象征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泥土》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理念,不要像珍珠那样为追名逐利而痛苦,要像泥土一样,踏踏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
《镜子》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忠于职守,保持诚实的本色。
5.质询疑点:
如何理解《泥土》中珍珠和泥土的形象?
《泥土》中作者用珍珠和泥土作对比,来表达两种人生理念。一种是过高的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尊贵,时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就获得很累。很痛苦。相反,另一种人像泥土一样,不求名,不为利,踏踏实实的工作,默默无闻的为他人服务。他们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很显然,作者赞美、提倡的时候一种生活理念。
主干知识
1.xíng bēi lí mò suì cǎi dàn chéng
2.⑴诚 承 成 程 ⑵彩 采 踩 睬 ⑶粉 吩 氛 纷
3.⑴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⑵诞生:出生,产生。⑶埋没: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
4.陶行知 教育 鲁藜 《星星的歌》 《鹅毛集》 王尔碑 《美的呼唤》
5.炸弹为新国的诞生甘愿粉身碎骨。泥土情愿被踩成一条路,让人在上面走。镜子即使被打成碎片,也忠于职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