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48张PPT)+教学设计+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48张PPT)+教学设计+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19 10:45:15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第一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是邓小平”,介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构想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设计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第二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认”,介绍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到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二、课程标准
1.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的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了解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歌曲《春天的故事》1
教师:这首歌唱的是谁?为什么要歌唱他?
学生: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试答)
教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设计意图:在《9改革开放》一课的知识基础上由歌曲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教师: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何赢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赞誉?
学生:阅读课文归纳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
时 期
理 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78年底
实行改革开放后
1979年
党的“十二大”
1982年
党的“十三大”
1987年
南方谈话
1992年
党的“十四大”
1992年
党的“十五大”
1997年
1. 提出改革开放: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就提出改革开放。因而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缔造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展示:
材料一 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国共产党发扬民主的机会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困难,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在这样两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下,造成了一部分青年思想混乱。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教师: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什么?
学生:四项基本原则。
教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的是什么?
学生: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教师: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使改革开放在初期就具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更好地体会到中国当时面临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什么思想?
展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的讲话
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谓“特色”,就是指“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走怎样的建设道路的问题,
4、党的十三大,基本路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条道路“具体该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成功召开,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部署。
展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示意图。
5、南方讲话:
教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思想问题的困扰,使得改革开放步伐放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又是怎样拨开迷雾,引航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
学生: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发表讲话。
教师: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速读课本47页。
学生: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展示:材料: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教师: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影响?(播放春天的故事2)
学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回答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
时期
理论
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产生
十二大
1982年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
十三大
1987年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发展
南方谈话
1992年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充实
完善
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十五大
1997年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确立
教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设计意图:从邓小平在早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理解被称为设计师的原因。)
过渡:党的“十四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在1992年南方讲后,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6.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
展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会场。

教师: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教师:党的“十四大”以后的改革成果,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那么以后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决定?(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走这样的道路”。)
学生: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教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表格
教师总结: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则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
思考:从探索中曲折前进,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示:材料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报告

教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建设目标?
学生: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教师: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示学生党章的变化。)
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示:材料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教师:中共十七大上提出哪一思想?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示:材料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教师:中共十八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2)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4)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示:材料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师:中共十九大召开时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之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师: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继往开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理论有什么关系?
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系统小结,拓展升华:
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图片,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
教师:(升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展示:《走向复兴》MTV情感教育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 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 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曲中的这位“老人”指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
5.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