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1. 根据拼音写出本文出现的词语。
Xùdāo( ) dàimàn( ) cuānduo ( ) jiǎojié ( )
yōuyáng( )piāomiǎo( ) yīxī ( ) yǒngyuè ( )
2.填空。
本文作者是 ,原名 , 省 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本文体裁是 ,文中的“社”原指 ,在绍兴,“社”是 ,“社戏”是指 。
3.加点词语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B.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C.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D.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4.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然而又自失起来。( )
(2)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 )
(3)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4)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
(5)黄牛水牛都欺生。 ( )
(6)几个到后舱去生火。( )
课内语段阅读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www.21-cn-jy.com
5.文中写山“踊跃”地向后“跑”,表现了什么?
6.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
7.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A.赵庄看戏 B.月夜抒怀 C.月夜行船 D.水乡美景
参考答案
1.絮叨 怠慢 撺掇 皎洁 悠扬 漂渺 依稀 踊跃
2.鲁迅 周树人 浙江 绍兴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小说 土地庙或土地神 一种区域名称 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1教育网
3.C
4.(1)忘了自己;(2)跳跃;(3)笼罩,辉映;(4)微弱,不明亮;(5)生人;(6)使柴火燃烧起来。21cnjy.com
5.表现山势连绵起伏的特点和船行速度之快。
6.急切而陶醉 船行极快却还以为慢;似乎听到歌吹了;望见几点火便想像为戏台;听到笛声而“自失”等。21·cn·jy·com
7.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
8.C
社戏
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归省( ) (2)行辈( ) (3)撺掇( )
(4)凫水( ) (5)蕴藻( ) (6)潺潺(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jué)蚯蚓 (2)________(xù)叨
(3)欺________(wǔ) (4)________(dài)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他们合村都同姓, 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可……却……由于……因为……如果……而
B、但……却……因为……然而……即使……而
C、但……却……由于……然而……即使……可
D、可……但……因为……由于……因此……而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校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
B、这部小说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C、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D、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5.将每组中加粗词的意思写在括号内。
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泉。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 。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 (1)xǐng(2)háng(3)cuān(4)fú(5)yùn(6)chán
2.(1)掘(2)絮(3)侮(4)怠
3.B
4. B
5.(1)月光不明;形容印象不深;(2)奔腾跳跃;形容人的积极性高
6.示例: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