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下)第四章《土壤》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第1-10题每题2分,第11-25题每题3分,共65分)
1. 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物的是……………………………………………………( )
A、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植物的枯枝败叶
2. 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繁衍的生长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大风 D、矿物质元素
3. 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
A、甲,甲 B、甲,乙 C、乙、乙 D、乙、丙
4. 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的是………………………( )
A、森林和草地出现 B、地衣、苔藓植物的出现
C、最低等生物出现 D、低等动物的出现
5. 最适宜耕种的土壤是……………………………………………………………( )
A、砂土类土壤 B、壤土类 C、粘土类土壤 D、以上都可以
6. 在土壤颗粒之间有许多空隙,关于这些空隙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B、有利于矿物质的流动
C、有利于水的流动 D、有利于植物根的伸展
7. 下列性状属于砂土类土壤的是………………………………………………( )
A、通气、透气性能差,宜于耕种 B、易干旱,有机质易流失
C、有机质分解慢 D、保水、保肥能力强
8. 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
A、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 B、浇等量的水 C、不能被雨水淋到 D、以上都是
9. 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每公顷地被雨水冲刷而导致水土流失最多的是……( )
A、裸地 B、草地 C、林地 D、农田
10. 下列有关土壤中水分、空气和植物生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 B、空气越多植物生长越旺盛
C、水分适中,空气通透性强,植物适中越旺盛
D、植物的生长只于水分的多少有关,而于空气多少无关
11. 某些城市呼吁市民“去菜场买菜,请带菜篮”这项呼吁主要是为了防止…( )
A、空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以上都是
12. 对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的害处是……………………………………………( )
A.造成肥料浪费 B.造成环境污染 C.造成植物萎焉死亡 D.以上各项都是
13. 被联合国大会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和干旱日”的是…………………………( )
A、3月12日 B、6月13日 C、6月17日 D、8月17日
14.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15. 乱砍滥伐森林,会造成…………………………………………………………( )
A、水土流失 B、动植物数量锐减 C、气候恶化 D、以上都是
16. 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
A、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17.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是…………………………………………………………………………………( )
A、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建筑 B、清除黄河河底的泥沙
C、大力培养水生生物 D、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18. 农田覆盖地膜是农村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单塑料制品在自然界由于“顽固不化”,造成环境的污染。然而加入一种新的降解物质后,几个月内塑料就会被细菌吃得一干二净。这种降解物质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解决“白色污染”的最好的方法。“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19. 某地区的土壤本来适宜种植大麦,由于近年来酸雨污染严重,大麦产量急剧下降。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认为该地区目前最合适种植的作物是……………( )
A、茶 B、大豆 C、小麦 D、棉花
作物 正常生长的PH 最适宜生长的PH 作物 正常生长的PH 最适宜生长的PH
大麦 6-8 6-7 茶 5-5.5 5-5.5
小麦 5-8 6.3-7.6 棉花 6-8 6-8
大豆 5.2-8.1 6-7
20.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因此土壤的流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你认为下面的做法对保护土壤不利的是……………………( )
A、退耕还林 B、禁止砍伐天然林 C、垦荒种田 D、植树造林
21. 土壤中的液相(水及其溶液)和气相(空气)的成分相对影响,如果液相太多,会造成………………………………………………………………………………( )
A、植物烂根死亡 B、根系很发达 C、容易被晒死 D、生长很旺盛
22. 某土壤很肥沃,蚯蚓等小动物、微生物较多,这种土壤的成分中,有较多的( )
A、水分 B、空气 C、腐殖质 D、矿物质
23. 取阳光下充分晒干的土壤称其质量,然后装入试管中,
用酒精灯充分加热,在加热后再称其质量,发现质量减
少。此实验证明土壤中含有…………………( )
A、较多的水分 B、不能被晒干的水分
C、有机物 D、无机盐
24. 土壤污染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其最主要的途径是………………( )
A、通过人的呼吸 B、通过食物链 C、通过人的生厂活动 D、通过对土地的使用
25. 取两份相同的土壤,将其中的一份加强热。然后用两只
花盆分别装入这两份土壤,再在两份土壤中放入一些相同
的植物枯叶,种上相同的植物,每天浇适量的水,再用塑
料膜将其覆盖好,观察比较两颗植物的生长情况。该实验
研究的是什么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A、土壤温度 B、土壤中的腐殖质
C、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 D、土壤的水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26. 土壤由 、腐殖质、 和 组成,其中 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而 由动植物残体转化而成,其含量越多越厚,土壤越 。
27. 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养分、 和 ,才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如果土壤缺乏 和空气,或者水分太 和 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8.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有:①植物 ②植物 ③植物
29. 一般肥沃的土壤,表层土壤颗粒大多团聚成球形状态,我们把这种结构称之为
结构。这类土壤疏松多孔,养分含量多,土壤通气和保水性多较 。
30. 植物的生长依靠 ,而土壤的形成和保护又依赖于 。土壤荒漠化主要是人类乱砍滥伐、 和 等不合理地利用而造成的土壤 、贫瘠甚至荒芜。
三、探究与合作(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31. 有关资料表明:一节废电池=1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影响人体健康。请对该材料进行分析:
(1)电池使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 金属物质会渗透出来,造成 污染。
(2)电池污染环境,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的健康。请你试着写出一条汞、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的可能途径 。
32. 如下表所示,这是我国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请看表回答:
(1)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_____ __________大量流失。
(3)比较封山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下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地。
(2)测量土样的pH,可以用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 __。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 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___。
34. 小明为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以发现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__,证明土壤含有______________。
35. 如右图所示的生物中,污染物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原因是因为该生物在 中处于最高的地位。
36. 取一定质量的肥沃的土壤,放入盛有较多水的大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过滤,得到澄清的土壤浸出液。用图示的装置,分别在A、B、C三个容
器中加入无机盐配成的营养液、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用棉花固定三颗小麦幼苗,让它们的根系浸入到液体中。然后用黑纸包着容器的外面,在有光、温暖的地方生长。大约10天后,观察小麦苗的生长情况,发现A、B中的小麦苗生长健康,长势良好,而C中却瘦小,叶片发黄。
(1)通过该实验,是想研究土壤中的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相同的因素有哪些?试举出两例:
① ②
(3)实验的结论有: 。
第四章《土壤》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A B B B D A C B D C A D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A C A C C B B
二、填空题
26.矿物质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腐殖质 肥沃 27.水分 空气 养分 多 少 28.提取 降解 固定 29.团粒 好 30.土壤 植物 过度放牧 过度耕种 退化
三、探究与合作
31.(1)重 土壤 (2)含汞、镉、铅等的水→小麦→加工成面包→人吃面包→进入人体(合理给分) 32.(1)森林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发等均可 (2)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和腐殖质 (3)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或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等) 33.(1)C (2)PH试纸 (3)死亡 34.小水珠 水分 35.食物链 36.(1)矿物质(或无机盐) (2)①植物原来的大小差不多 ②温度、光照时间相同(合理给分) (3)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利
时 期 水土流失面积(×100米2)
封山育林前 1330
封山育林后 500
封山后增减数 —830
封山后增减率(%) 一62
科学卷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