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认识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原因。
3.明确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
二、学习过程
1.联系地形、气候的相关内容,找出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3.从土壤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方面对比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同。
地区 土壤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或农产品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虽降水偏少,但雨热同期,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北方春旱严重的原因及措施:(1)原因:①春季北方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而降水少,河流径流小;气候较干燥;②春季北方正值农作物返青和出苗期,农田需水量大,加剧了春旱。(2)措施: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②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④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3.地区 土壤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或农产品
东北平原 黑土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华北平原 黄土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苹果、葡萄、梨等
黄土高原 谷子;柿子(共10张PPT)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地形
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气候
雨热同期
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济南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春 旱
[宋朝]张耒
风云闲益高,旱色起诸岭。
施生泽未渥,晓气挟余冷。
古诗中的地理
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春旱
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春季气温迅速升高,而蒸发旺盛,降水偏少
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1)形成原因
(2)抗旱措施
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春旱
南水北调
喷灌农业
抗旱作物名星——高梁
改良作物提高抗旱性能
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地区 土壤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或农产品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黑土地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
花生、棉花;苹果、葡萄、梨等
谷子;柿子
黄土地
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小麦
玉米
甜菜
棉花
大豆
谷子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是我国油料作物主要产区
B.②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棉花、花生等
C.①、②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D.秋旱制约①、②两地的农业生产
C
分布差异
发展条件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地形:平原面积广大
气候:雨热同期
春旱严重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土壤
熟制
作物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
A. 洪涝多发 B. 春旱严重
C. 沙尘暴肆虐 D. 水土流失严重
2.北方地区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临东海
B.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C.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青稞
D. 以水田为主
3.我国北方地区( )
A. 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B. 降水集中,水源充足
C. 耕地以水田为主,是重要的稻米产地
D. 主要气象灾害是寒潮和台风
4.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崎岖 B. 水资源缺乏 C. 河流含沙量大 D. 植被稀少
5.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春旱造成的后果可能是( )
A. 甘蔗大面积减产 B.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 油菜播种面积减少 D. 小麦大面积减产、沙尘暴严重
6.华北平原耕地广阔,如图属于此地区的水果是( )
A. 芒果B. 荔枝
C. 香蕉D. 苹果
7.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 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 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 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8.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耕地集中连片 D.降水偏少
9.华北平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 棉花和花生 B. 大豆和甜菜 C. 棉花和油菜 D. 油菜和甘蔗
10.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
B.本区缺乏煤、石油、铁矿资源
C.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D.本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二、综合探究训练
1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南多北少。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份,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7、8月份,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部降水量的80%,冬春季则出现持续干旱。
材料二 华北地区简图
(1)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以西是,以东是;太行山脉还是我国重要的地势阶梯分界线,以西是,以东是。
(2)该地区发展地农业生产的优越的气候条件是。
(3)分析造成该地区冬春季干旱的主要自然和人文原因。
(4)作为我国缺水的主要地区,家庭节水成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途径。请列举几项家庭节水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解析】春季夏季风刚开始登陆我国南部地区,尚未到达华北地区,故而很难形成降水形成旱情,根据题意. 故选B.
2.B
【解析】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东临渤海、黄海,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为主,北方地区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农业以旱地为主,故选B。
3.A
【解析】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由于降水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不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省区,故本题选A。
4.B
【解析】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降水量较少,水资源缺乏,所以耕地类型以旱田为主.
5.D
【解析】甘蔗主要分布在外国南方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再北方地区,所以A不正确;黄土高原江水越多越集中,水土流失越严重,所以B不正确;油菜的产区也在南方地区,故C不正确;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春旱会造成小麦缺水而减产正确。所以选D。
6.D
【解析】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主要的水果有苹果、梨等.
7.D
【解析】试题分析: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缩减农田面积和直接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都是不可取的,故选D.
8.D
【解析】
试题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这里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不利条件是这里的水源不足,故选D.
9.A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和中温带,主要水果有苹果、梨等;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以煤、铁和石油最多,水稻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所以正确的是B。
11.(1)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自然: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人文: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4)洗衣服洗菜的水冲厕所;在马桶中放置砖头之类的东西减少每次冲水的水量;尽量使用淋浴而减少浴缸的使用等。
【解析】太行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东西两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差别。结合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来解答。
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以西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脉还是我国重要的地势阶梯分界线,以西是山西省,以东是河北省。
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读材料分析可知,华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多,而水资源少,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7、8月份,也就是夏季,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这时导致华北春旱的主要原因。
节约用水可以表现在生活中,如一水多用,洗衣服洗菜的水冲厕所;在马桶中放置砖头之类的东西减少每次冲水的水量;尽量使用淋浴而减少浴缸的使用等。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明确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二、学习过程
1.读北方地区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读北方地区图,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3.结合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属的温度逞、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
4.结合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题目。
(1)概括三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5.认识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的土壤类型。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1)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炎热多雨。
(2)气温的差异:
1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寒冷的季节经齐齐哈尔短。
降水的差异: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齐齐哈尔多。
气候差异的原因:
a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得的太阳光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齐齐哈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b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没有高大 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降水多。
(3)气温的差异:
不论1月还是7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延安高。
降水的差异: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延安多,7、8月的降水相对更多,季节变化更大。
气候差异的原因:
a地形的影响 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气温比石家庄低。
b海陆位置的影响 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
5.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
黄土高原被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共16张PPT)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
位置
北方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地形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气候
北方地区
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石家庄
齐齐哈尔
延安
1.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气候
石家庄
齐齐哈尔
2.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
气温的差异:
1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寒冷的季节经齐齐哈尔短。
降水的差异: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齐齐哈尔多。
气候
气候差异的原因:
(1)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得的太阳光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齐齐哈尔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2)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没有高大 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降水多。
气候
石家庄
延安
石家庄
延安
3. 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
气温的差异:
不论1月还是7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延安高。
降水的差异: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延安多,7、8月的降水相对更多,季节变化更大。
气候
气候差异的原因:
(1)地形的影响 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气温比石家庄低。
(2)海陆位置的影响 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土壤
土地
土地
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图中a、c两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山脉a东侧是东北平原
B.山脉a大致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
C.山脉c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山脉c的西侧是青藏高原
A
a
c
2. 下列关于b、 e、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b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d地土质肥沃,被誉为“黑土地”
C.d地是我国的第二大平原
D.e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b
d
e
C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位置
地形
气候
土壤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平原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黄土地。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著名的诗句反应的是我国(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读北方地区略图,北方地区濒临的海洋有( )
A. 渤海和黄海 B. 渤海和东海
C. 东海和南海 D. 东海和黄海
3.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 )
A.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辽东丘陵 B.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C. 黄淮平原 黄土高原 江淮平原 D. 青藏高原 江汉平原 浙闽丘陵
4.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多属于( )
A. 全年多雨 B. 全年少雨
C. 夏季多雨 D. 冬季多雨
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6.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半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C.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D.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半湿润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
C. 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D. 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8.四大地理区域中,以“黑土地”和“黄土地”为主的地区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9.读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A(山脉)
B(山脉)
C(山脉)
D平原
E平原
F高原
④(河流)
参考答案
1.A
【解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描述的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
2.A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3.B
【解析】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位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位于青藏地区,江汉平原和浙闽丘陵位于南方地区。故本题选B。
4.C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降水季节变化类型多属于夏季多雨;故答案选C。
5.D
【解析】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该线以北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从干湿状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只有小部分属于湿润地区,故本题选D。
6.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故本题选C。
7.C
【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故选C.
8.A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主要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素有“黑土地”之称.“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依据题意,故选A.
9.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东北、华北、黄土、黄河
【解析】读图可知,山脉:A是大兴安岭,B是小兴安岭,C是太行山脉;平原:D是东北平原,E是华北平原;高原:F是黄土高原;④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