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7 1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
第一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多种形式。(会区分)
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最复杂的运动_生命运动__
例1:指出下列各属于什么运动?(1)风吹树叶落地 (2)春天,百花争艳。 (3)水开始沸腾(4)八月桂花开放 (5)抛球入网 (6)液体加热运动速度加快 (7)喷水池喷出十几米高的水柱(8)大屏幕彩电上播放精彩的歌舞晚会(9)天气变晴,阳光洒向地面 (10)水往低处流(11)炒豆子时锅里发出噼啪声(1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2.能的多种形式。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
动能: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E动=1/2mv2
势能:物体被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E势=mgh
机械能:动_能势__能统称为机械能。
例2:指出下列能的转化:(1)蜡烛燃烧 (2)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
(3)皮筋被拉长 (4)高山上掉下一块石头(5)三峡大坝蓄水发电
(6)向日葵在阳光下一天天长高
例3 、空中下落的乒乓球具有 能,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能,
停在空气中的氢气球______。
第二节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称为______运动。
定义: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公式: V=S/t
单位: 米/秒 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应用: t =S/ V , S = V t
2.参照物: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例4、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车和丙车
分析:乙车向北,甲车向北且比乙快;所以丙车可能静止
例5、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当乌云遮住了月亮又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3.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例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下图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图表明用单位路程需要的时间来 比较;
B图表明_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 比较。
4.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V=S/t
(2)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
例7、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A、6千米/时 B、100米/时
C、10米/秒 D、40千米/时 读作_________,表示________意义.
例8、某人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5千米,运动员100米赛跑时的成绩是12.5秒。自行车与运动员相比,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例9、平均速度:某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4米/秒,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米/秒,那么它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设路程为S,则一半路程为S/2米,前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2米÷ 4米/秒=S/8
后一半路程的时间为S/2米÷ 6米/秒=S/12,平均速度=路程S ÷ 时间(S/8+S/12)=24/5米/秒
第三节 力的存在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静止与运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3.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产生的反抗形变的力,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
5.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6、正确使用弹簧秤:使用前必须先检查 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为了不使受损,被测的力不能超过 量程.如图所示,它的量程是____,最小刻度是_____,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例10、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向右推墙,人会向左运动,这现象表明什么?
例11、两手同时用4.9牛的力分别向相反方向拉一弹簧秤的秤钩和秤环,弹簧秤的读数为(4.9牛 )
例12 :思考,买了5kg大米,回家后想称一下,现在只有最大量程为50N的弹簧测力计,问能不能一次测出结果。
第四节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作力的图示时,应当注意:(1)力的作用点用___________表示;
(2)力的大小用____________表示;(3)力的方向用______________表示。
3、力的示意图: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
例13、(1)用50牛力提着一个物体,画出这个图示,(2)一个物体重为10牛,画出重力的图示。
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4)施力物体是地球 (5)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
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2、应用:重垂线:测量墙体是否竖直。水平仪:测桌面墙面是否水平
例14、如果没有重力存在,下列现象不能发生的是( )
A、河水不会流动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了地面
C、茶杯中的水无法倒入嘴里 D、物体没有质量
例15、踢在空中的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到重力作用)
例16、在下图中小球在斜面上自由滚下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例17、重力约为1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只铅笔   B、一袋方便面C、一台电脑   D、一张桌子
例18、某同学的质量为40千克,他所受的重力为多大?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1.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技术等)
4.摩擦的种类:(1)滑动摩擦(2)滚动摩擦 (3)静摩擦
5.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接触面是粗糙的
(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6、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水平拉力或重力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
例18我国北方的公路,在冬季由于积雪而变得很滑,汽车在这种公路上行驶,常常要在车轮上缠上铁链。这是因为(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例19、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手握酒瓶,手与瓶之间的摩擦
B、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D、吃饭时,筷子和食物之间的摩擦
例20、摩擦力是阻碍_____的力.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和____有关.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和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填”有利”还是”有害”)摩擦,家用沙发下面往往装有四个小轮子,这样移动起来比较省力,原因
例21、图为”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①让小车在同一斜面上从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两种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相同。
②这个实验所研究的目的是 。
③上述实验中,若平面选取的是理想光滑的材料,当小车从斜面滑下,则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将是 。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与科学的推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无论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牛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一种运动规律。
例21、子弹从枪膛里射出来以后继续飞行,这是由于( )
A、子弹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
C、子弹受惯力作用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的阻力
例22、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突然刹车
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例23、下列所示的各种情况中,其中的两个力能平衡的一项是
例24、重为5牛的小车,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所受的牵引力为( )
A、10牛 B、5牛 C、2.5牛 D、0牛
例2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重力为100牛,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_.
例26、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的图示则该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和方向分别是( )A、9牛,向右 B、6牛,向左
C、6牛,向右 D、9N,向右
例27.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同一个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称量时( )
A.天平称量结果将变小,弹簧秤的示数不变B.天平、弹簧秤测量的结果都变小
C.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天平示数不变D.天平、弹簧秤测量的结果都不变
你能区别吗?
重力 质量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符号 G M
方向 竖直向下 无
单位 牛顿(N) 千克(KG)
测量工具 弹簧秤 天平
联系 G=mg(g=9.8牛/千克)
例28.如右图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杯子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例29.起重机的钢丝绳上吊着一个重物,比较下面三种情况钢丝绳对重物拉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A.重物静止时,绳的拉力最大
B.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绳子的拉力最大上 D.述三种情况,绳的拉力一样大
例30、工人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推动同样箱的两种情况,这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例31、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  )
A.二个力的作用 B.三个力的作用 C.四个力的作用 D.五个力的作用
例32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 的形状
D.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第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
第一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1.运动的多种形式。(会区分)
物质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______运动、____运动、____运动、____运动、____运动、____运动等。最复杂的运动____________
2.能的多种形式。会判断各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并知道它们的应用。
动能:物体______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动能。E动=1/2mv2
势能:物体被_______或发生______形变时所具有的能称为势能。。E势=mgh
机械能:___能和____能统称为机械能。
第二节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称为______运动。
定义: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公式: V=S/t
单位: 米/秒 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应用: t =S/ V , S = V t
2.参照物: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为______的物体。
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4.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与某个因素有关时,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实验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V=S/t
(2)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来的速度。
第三节 力的存在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静止与运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乙物体也会对甲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3.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产生的反抗形变的力,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单位符号是N。
5.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6、正确使用弹簧秤:使用前必须先检查 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为了不使受损,被测的力不能超过 量程.如图所示,它的量程是____,最小刻度是_____,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第四节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作力的图示时,应当注意:(1)力的作用点用___________表示;
(2)力的大小用____________表示;(3)力的方向用______________表示。
3、力的示意图: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
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重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4)施力物体是地球 (5)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
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2、应用:重垂线:测量墙体是否竖直。水平仪:测桌面墙面是否水平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1.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技术等)
4.摩擦的种类:(1)滑动摩擦(2)滚动摩擦 (3)静摩擦
5.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接触面是粗糙的
(3)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6、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水平拉力或重力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
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无论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3.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牛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一种运动规律。
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你能区别吗?
重力 质量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符号 G M
方向 竖直向下 无
单位 牛顿(N) 千克(KG)
测量工具 弹簧秤 天平
联系 G=mg(g=9.8牛/千克)

运动的分类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应用
单位
公式
定义
速度
定义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参照物

摩擦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决定因素
产生条件
重垂线
竖直向下
方向
G=mg
大小
作用点
定义
重力
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
牛顿
力的单位
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
力的测量
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概念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静摩擦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摩擦力
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现象
二力平衡
惯性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


G
F
3N
巩固练习
例33.一包3+2饼干的重为多少
一包饼干的重力是1.47牛
答:
=1.47牛
=0.15千克x9.8牛/千克
G=mg
解:
f



摩擦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决定因素
产生条件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静摩擦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摩擦力
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现象
二力平衡
惯性
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
重垂线
竖直向下
方向
G=mg
大小
作用点
定义
重力
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
牛顿
力的单位
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
力的测量
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分类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应用
单位
公式
定义
速度
定义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参照物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