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7 0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一、声音和听觉
1、 人的感官:感觉功能
皮肤:触觉、冷觉、热觉、痛觉(触觉较灵敏部位为指尖,如盲人读盲文,热觉较灵敏部位为手背,试水温用手背)
鼻: 嗅觉(嗅觉的特点:会疲劳;个体间灵敏度差异大;年龄增长会减弱;对不同物体的敏感程度不同)P3嗅觉、p5味觉、p11听觉P31视觉形成过程
舌:味觉 (敏感部位:舌尖 —甜味;舌尖两侧 —咸味;舌中两侧—酸味;;舌根—苦味)
耳: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结构、功能见“细导精练”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眼: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
★ 1)、声音发生的原因:由物体(声源)的振动引起;(物体:三态)
声音的传播条件:依赖一定的介质 (注:真空中不传声)
(∴月球上两宇航员(能、不能)直接对话;)
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2)、听到回声的人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17米;
(∵人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最小时间差为:0.1秒;★ V声=340米/秒)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a:同一温度下:V固 V液 V气
b: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 越大 ;
4)、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5)、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计算,距离=2s)
6)、乐音(悦耳动听的声音)
a:音调 ——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频率)
频率越大,音调 高 ;反之(女人音调比男人高;儿童的音调比成人高)
b:响度 ——声音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例:老黄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
C:音色 ——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有关)是辨别人声的依据。妈妈买碗时,常把两碗碰一碰,听声音判断碗的好坏依据是音色。
噪声:使人烦燥不安的声音。其防护:1,控制噪声声源;2,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3、人耳处减弱
7)次声波: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的声波等 超声波:声呐,B超等
二、光和光的反射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能,燃烧的木柴)
问:月亮是光源吗?(×)
▲2、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如:小孔成像,月食,日食等现象均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闪烁是由物质密度不均匀引起的。
▲3、光速:真空中V=3.0×108m/s = 3.0×105Km/s,
在物质中:V气 V液 V固
光年(长度单位)1光年=3.0×108m/s×365×24×3600s = 9.46×1015m
▲4、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白光为复色光。太阳光为白光,它由七色光组成,它的色散颜色排列: 、 、 、 、 、靛、紫。)
5、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应用:遥控器发出的光)
紫外线(应用: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纸币的真伪)
▲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本身的颜色决定。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7、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不透明的物体会吸收与自身颜色不同的色光,而反射与自身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那么物体是黑色的。
8、影、像的区别:影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如日食、月食、物体的影子等;像是光线汇聚的区域,如水中的倒影,摄影,电影,平面镜成象等。
9、光的反射定律:(归纳:三线同面、两侧、等角)
若光线沿BO射入,会从OA方向射出(即光路可逆)
★10、光的反射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例:月光下迎着月光走路,亮的地方不能走,为什么?若背着月光走呢?
三、平面镜和球面镜
1、平面镜的作用:成象和 改变光的方向 ; 例:潜望镜
★ 2、成像特点: 正立 、等大、垂直、 等距 、 左右相反 、 虚 像;
例1:从平面镜中看到某车牌号码:011-810;实际应为:018-110。
例2:某人高1.60米,他要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_0.8米
3、凸面镜:作用:发散 光线; 例: 汽车后视镜
凹面镜:作用: 会聚 光线; 例:探照灯、太阳灶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斜射),若垂直射入,则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光的速度改变。
▲ 2、光的折射定律:
;(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空气中角度最大)
3、岸上看水中物体,比实际浅。(上图)若水中看岸上树,比实际要 高 (画图)
★五、透镜 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作用:会聚 光线(类型:双凸、平凸、凹凸)(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见下图)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作用:发散光线(类型:双凹、平凹、凸凹)
注:会聚——折射光线向主光轴 靠拢 ;发散——折射光线 偏离 主光轴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见下图)
3、研究凸透镜,成像(探索性实验)
★(1)、实验要求: 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即三心同高)
▲(2)、成像规律:u—— 距、v— 距、f— 距
(3)、成像特点: 实像总是倒立的异侧的(实像与物上、下、左、右颠倒)
虚像总是正立的同侧的
★注:实像(实线表示):由实际光线 会聚 而成,能在 光屏 上成像;
虚像(虚线表示):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注: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 距 像 距 物、像位置 成像特点 应用
u>2f 2f>v>f 异侧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2f v=2f 异侧 倒立、等大、实像
2f>u>f v>2f 异侧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同侧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区别:(1)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形状与孔的形状、距离有关)等;
(2)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
(3)光的折射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
4、眼球折光系统
(1)、组成:晶状体、房水、玻璃体、角膜;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倒立、缩小、实像)
正立的象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虹膜中央的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
★ (3)、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 前 )戴 凹透镜 矫正
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 后 。
戴 凸透镜 矫正
(4)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__颜色___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六、电磁波:
1.种类:无线电波(传播信息)、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诊断疾病)、γ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等
2.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例1::一个发光的“上”字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的像为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一、声音和听觉
3、 人的感官:感觉功能
皮肤:___觉、___觉、___觉、___觉(触觉较灵敏部位为______,如盲人读盲文,热觉较灵敏部位为______,试水温用手背)
鼻:___觉(嗅觉的特点:会疲劳;个体间灵敏度差异大;年龄增长会减弱;对不同物体的敏感程度不同)P3嗅觉、p5味觉、p11听觉P31视觉形成过程
舌:___觉 (敏感部位:舌___ —甜味;舌尖___ —咸味;舌中___—酸味;;舌___—苦味)
耳:___觉(在_________的听觉中枢形成___)(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______→鼓膜(振动)→_________(放大声音)→______(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______形成听觉。
眼:___觉(在_________的视觉中枢形成______)
4、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耳可分为:外耳(______、______),中耳(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___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______感受器。
★ 1)、声音发生的原因:由物体(声源)的______引起;(物体:三态)
声音的传播条件:依赖一定的______(注:___中不传声)
(∴月球上两宇航员(能、不能)直接对话;)
声音传播的形式:______;
2)、听到回声的人到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17米;
(∵人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最小时间差为:0.1秒;★ V声=______)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和___有关:a:同一温度下:V固 V液 V气
b: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______ ;
4)、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___米。
★5)、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______回来的现象(计算,距离=___s)
6)、乐音(悦耳动听的声音)
a:______ ——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频率)
频率越大,音调___ ;反之(女人音调比男人高;儿童的音调比成人高)
b:______ ——声音的大小(与声音的______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例:老黄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音调高;
C:______ ——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是辨别人声的依据。妈妈买碗时,常把两碗碰一碰,听声音判断碗的好坏依据是音色。
___声:使人烦燥不安的声音。其防护:1,控制噪声声源;2,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3、人耳处减弱
7)______: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的声波等 ______:声呐,B超等
二、光和光的反射
★1、光源: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如太阳能,燃烧的木柴)
问:月亮是光源吗?(×)
▲2、光在同一种_________中沿______传播。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如:小孔成像,月食,日食等现象均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闪烁是由物质密度______引起的。
▲3、光速:真空中V=____________ = 3.0×105Km/s,
在物质中:V气 V液 V固
光年(长度单位)1光年=3.0×108m/s×365×24×3600s = 9.46×1015m
▲4、___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___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白光为_____光。太阳光为白光,它由七色光组成,它的色散颜色排列: 、 、 、 、 、靛、紫。)
5、看不见的光:______(应用:遥控器发出的光)
______(应用: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纸币的真伪)
▲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________的颜色决定。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_________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______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______的颜色决定。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_________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______。
7、白色物体能反射______色光;不透明的物体会______与自身颜色不同的色光,而______与自身_________;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那么物体是______的。
8、影、像的区别:影_______________,如日食、月食、物体的影子等;像是光线______的区域,如水中的倒影,摄影,电影,平面镜成象等。
9、光的反射定律:(归纳:三线同面、两侧、等角)
若光线沿BO射入,会从OA方向射出(即光路______)
★10、光的反射类型:___反射和______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例:月光下迎着月光走路,亮的地方不能走,为什么?若背着月光走呢?
三、平面镜和球面镜
1、平面镜的作用:成象和 改变光的方向 ; 例:潜望镜
★ 2、成像特点:___、___、垂直、______、______、___像;
例1:从平面镜中看到某车牌号码:011-810;实际应为:_________
例2:某人高1.60米,他要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______米
3、凸面镜:作用:____光线; 例:_________
凹面镜:作用:_____光线; 例:探照灯、______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斜射),若垂直射入,则光的传播方向______,光的速度改变。
▲ 2、光的折射定律:
;(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______折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______折射角。(空气中角度______)
3、岸上看水中物体,比实际___。(上图)若水中看岸上树,比实际要___(画图)
★五、透镜 1、凸透镜:____________;作用:______ 光线(类型:双凸、平凸、凹凸)(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见下图)
2、凹透镜: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光线(类型:双凹、平凹、凸凹)
注:会聚——折射光线向主光轴______ ;发散——折射光线______ 主光轴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见下图)
3、研究凸透镜,成像(探索性实验)
★(1)、实验要求:_____中心、_____中心、___中心在同一____。(即三心同高)
▲(2)、成像规律:u—— 距、v— 距、f— 距
(3)、成像特点: 实像总是倒立的异侧的(实像与物上、下、左、右颠倒)
虚像总是正立的同侧的
★注:实像(实线表示):由实际光线 会聚 而成,能在_____上成像;
虚像(虚线表示):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而成,不能在_____上成像。
注: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 距 像 距 物、像位置 成像特点 应用
异侧 倒立、缩小、实像
异侧 倒立、等大、实像
异侧 倒立、放大、实像
不成像
同侧 正立、放大、虚像
区别:(1)光的__________:日食、月食、排直队、瞄准、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象(实象,形状与孔的形状、距离有关)等;
(2)光的________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
(3)光的________事例:水中的物体、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
4、眼球折光系统
(1)、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___ (2)、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成____、____、____像)
正立的象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虹膜中央的____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____
★ (3)、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戴________矫正
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
戴 ____ 矫正
(4)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________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六、电磁波:
1.种类:无线电波(传播信息)、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________)、γ射线(________)等
2.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例1::一个发光的“上”字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成的像为
空气
界面PQ

法线NN
反射光线
OB
B



折射光线
OC
入射光线AO
N
C
O
A
Q
P
N′
界面PQ
法线NN
B
反射光线
OB



折射光线
OC
入射光线AO
N
C
O
A
Q
P
N′

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