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埭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大测验试题卷(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林埭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大测验试题卷(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4-25 22: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林埭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一次大测验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2.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3.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塘而溅污衣裤,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塘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塘
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塘
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塘
4.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月亮 C、平面镜 D、夏夜飞舞的萤火虫
5.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 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 圆形的 D 树枝形状
6.暗室中,让绿光照在红纸上,我们看到红纸的颜色是( )
A、黑色 B、蓝色 C、白色 D、绿色
7.在电影院,我们能从不同座位上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光在银幕上发生( )
A、镜面反射 B、 漫反射
C、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8.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音色好坏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9.人类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外耳 B、鼓室 C、内耳 D、大脑
10.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上某一树, 其实看到的是( )
A.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B.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C.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D.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11.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翅膀每秒振动1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是( )
A、 都能听到 B、 甲 C、 乙 D、 都听不到
12.如图2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是 ( )
A B C D
13.阴雨天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到,但人的视觉比听觉灵敏
D、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人的眼睛长在耳朵前面
14.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B、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15.在敲响新年钟声时,小明发现停止撞击后的大钟“余音未止”,主要原因是 ( )
A 钟声的回声在传播 B 大钟还在振动
C 周围空气在振动 D 小明听觉有问题
16.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外耳道
17.星期日,小明跟着爷爷到湖边钓鱼,小明非常高兴,不时的在岸上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他的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水不能传播声音
18.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 D、禁止停车
19.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音调、频率和音色 B、响度、振幅和音色
C、音调、响度和音色 D、响度、频率和音调
20.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现象的是 ( )
A 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 光的漫反射 D 光的直线传播
2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说明( )
A、芝兰时间长了,就越来越不香了 B、芝兰的花香被房间吸收了
C、人的嗅觉中枢适应了 D、鼻子病了
22.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180° B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 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23.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一生共写了《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
24.一束平行光对着凸透镜照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出现一个小亮点;那么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中心15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就能得到(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5.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振幅不同
26. 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27.下列哪一个仪器上使用的光学元件与另外三个不是同一种类型( )
A.放大镜 B.潜望镜 C.照相机的镜头 D.幻灯机的镜头
28.下列光学元件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一组是( )
A、凸面镜 凹面镜 B、凸透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凹面镜 D、凸面镜 凹透镜
2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0.下列属电磁波的是 ( )
A、微波 B、X射线
C、无线电波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31到36每空1分,37到40每空2分,共29分)
31.皮肤的感觉功能有1111111、111111、冷觉、热觉等感觉。
32.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一条七色光带,依次是111111、橙、1111111、绿、蓝、靛、11111,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3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千米/秒,光每秒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__________(填“大”或“小”)。
34.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 ,用它可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35.如下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在A中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   ( 选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___  (选填“实”或“虚”)像。
36.如右上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那么图中界面是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___。(入射角和折射角填字母)
3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 镜,胶卷相当于____ ,它能成像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11111 现象。使用时应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在_______的范围内。
38.晴朗的月夜,在“海上田园”赏月,已知池塘里的水深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105千米,赏月人低头看到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
39.一束光线以跟水面成450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则此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必定________90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0.在一堵高墙前,小赵拍了一下手,马上他就听到回声。若他距高墙为170米,当时声速为340米/秒,则拍手后 秒钟他听到回声
(注:41题到47题在答题卷上)
200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大测验七年级科学答题卷
出卷人:沈佳平 审核:张璐华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31到36每空1分,37到40每空2分,共29分)
31. 、
32. 、 、
33. 、 34.
35. 、
36. 、 、 、 、
37. 、 、 、
38. 39. 40.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41.根据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42.如右上图所示,AB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43.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44.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①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欲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________移。
②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5.某学校的徐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请对他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分析:
问:这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 (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应戴______ (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46.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__________(选填3个“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m/s)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水 0 1450
E 铁 0 4900
47.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___
2008(下)第一次大测验七年级科学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C A B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B B C A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D C C B A A D
二、填空题(31到36每空1分,37到40每空2分,共29分)
31、触觉 痛觉
32、红 黄 紫
33、3×105 小 34、红外线
35、薄玻璃板 虚
36、M′N′ MN OB ∠COM ∠AON
37、凸透 光屏 折射 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
38、3.84×105 39、大于 40、1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44、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下 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之内
45、远视眼 看远处清楚看近处模糊(意思对即可) 凸透镜
46、ADE 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9有关(或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A
橡皮泥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 订 线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