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19 17: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多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作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从课文的题目你获得什么信息?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一段经历。
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宿儒倜傥锡箔珊瑚攒敛脑髓蝉蜕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盔甲东方朔kuīshuòliǎn为下列 红体字注音záoqíshènlíngcuánshān?shuàisuǐshāimìbǐjì?shòushúyuāndòujué?ǎotì tǎngpǒkuīxiùxī bótuìdǐnghǎn?máorú?确凿 菜畦 桑椹 油蛉
斑蝥 ?攒 珊瑚 蟋蟀
脑髓 人迹罕至 竹筛 觅食
秕谷 ?系 传授 ? 书塾
渊博 宿儒 蝉蜕 人声鼎沸
窦 厥土 拗 倜傥

金叵罗 盔甲? 绣像 锡箔整体感知:从标题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生活?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生活?这两个部分是如何衔接的?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思考讨论1、用“——”划出全文的中心句。2、课文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描写了哪   些景物?用“~~”划出。  返回赏析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百草园中有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写景的?春夏秋的百草园乐趣无穷,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呢?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课文阅读与欣赏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点的?三个方面:
1)总说是“我”的乐园(1段);
2)有趣的动植物(2段);
3)神奇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3-6段);
4)雪地捕鸟(7-8段).
百草园“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春菜 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 椹    碧绿             光滑        高大             紫红     (不必说)夏 蝉    黄蜂    叫天子   鸣          长 吟               肥胖          伏                             轻捷          窜  也不必说秋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 (单是 泥墙根一代
就有无限趣味)
冬捕鸟(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短棒( )起一面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我的乐园百 草 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间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课文阅读与欣赏 两个“不必说”在描写对象和描写顺序上有何特点?
第一个“不必说”,写的是静物,莱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由低到高。
第二个“不必说”,写的是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由高到低。
整体局部写作顺序静物动物动物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何首乌和木莲 覆盆子︷︷低 高低高春夏秋拟人比喻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1-9)百草园三味书屋(10-24)明确: 形:高大、臃肿、小(球)
静物 色:碧绿、紫红、菜花
景 味:(覆盆子)又酸又甜

物 形:肥胖、轻捷
动物 声:长吟、低唱、弹琴
动:伏、窜



抓住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点来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整体局部写作顺序先植物后动物先动物后植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和木莲覆盆子︷︷百草园的自然景物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黄蜂
叫天子静态动态低高﹙ ﹚
﹙ ﹚
﹙ ﹚长吟

窜高低本段还应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水莲果实形状的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的小球。”表现出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叫声的悦耳。味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长吟、弹琴……声音又酸又甜味道光滑、高大、肥胖……形状碧绿、紫红颜色比喻、拟人、排比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看罩九个表述动作的词,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何首乌覆盆子桑  葚大黄蜂云雀皂夹树观察百草园的景物(2段)听美女蛇故事(3-6段)雪地捕鸟(7-8段)百草园中的生活,作者选写了哪些生活?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心理?表达了热爱大自然、好奇.喜欢自由快乐的感情和心理。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绍兴城内新台门寿怀鉴先生寓所内的一间房子,用为书塾。“三味书屋” 中的“三味”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入肴馍,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醯是醋,醢是酱;调料。)书屋柱之上还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课文阅读与欣赏 1、外貌: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2、性格: 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 方正、质朴、博学、严厉、开明 鲁迅的塾师寿镜吾 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爱戴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不过瞪瞪眼而已。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课文阅读与欣赏 三味书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有乐趣。例如: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百草园空间顺序(1-8)(10-24)(9)枯燥无味的书塾三味书屋自由快乐的乐园对比“不必说”为了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巩固训练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写百草园的景着重突出一个“--------”字乐(趣)2作者眼里的百草园,有声有色,有味,有趣.文中写“有声”的景物有:----------------- ; 写有色的景物有:------------------ ;鸣蝉,油蛉,蟋蟀菜畦、桑椹(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短棒( )起一面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 )鸟雀下来( )食,(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填出冬天捕鸟的动词延伸、拓展仿写:
模仿第二小节,描写春天美丽的校园。
(按一定的顺序,采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延伸、拓展仿写:不必说那盛开的百花,也不必说那绿意盎然的杨柳,单是那沁人心脾的气息,就足以让人心神俱醉. 我最爱那凄美的秋.不必说漫天飞舞的枫叶,潺缓涓细的流水,皎洁明媚的月亮,也不必说醇香的稻花在风中歌唱,金黄的麦子绽开灿烂的笑脸,甘甜的葡萄掩映在绿叶之中.单是有着"秋菊傲霜雪"美誉的菊花,就让人沉醉不已.清高素雅的菊微微摇曳着,洁白像雪,粉红如霞,金黄似火,炫紫若烟……流光溢彩,五彩缤纷.还有那千丝万缕的花絮,沁人心脾的芳香,千姿百态的神韵,坚强不屈的品格……哪一样不使我垂爱? 1,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 婉转得歌唱,麻雀在喳喳的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 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它是那么嫩绿,那么坚强,迎着凛冽的寒风昂然挺立.
)延伸、拓展仿写不必说学校里的的楼台,翠绿的竹林,流淌的小河,绿叶片片的树林,也不必 说朗读的声音从小林里飘起,蓝球场上你争我夺的场面,教室里飘出的歌声,单是那 学生们走出校园,在阳光下面,就有无限的生机和朝气。 不必说金黄的菊花,洁白的梨花,火红的玫瑰;也不必说飞向天际的大雁,在树上高 歌的百灵,向水面掠去的翠鸟。单是那草地上杂乱的野花,屋檐间乱叫的麻雀,草丛 中蹦达的蚱蜢,就能体现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