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三课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文档属性

名称 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三课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2 12:54:0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思考问:我们黄岩(北纬28度)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天天亮大约是几点? 你知道为什么吗?思考:你知道吗,黄岩一年中哪个月份白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6月 12月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哪你知道四季中昼夜变化情况吗?4:30左右六点多,冬至日最迟6:30天亮是由于地球的公转,某地的太阳高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原因。四.昼夜长短变化第三课时阅读并思考:课本P119图4-18,北纬40°某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1、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长?约多少时间?约达16小时2、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短?约多少时间?3、该地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期和你居住的地方相同吗?约有13小时左右白昼最长:6、7月
白昼最短:1、12月;月份相同,但日期不相同结论夏季昼长夜短,白昼最长的月份是6月;
冬季昼短夜长,白昼最短的月份是12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活动与思考见课本P120图4—9的活动链接:地球的运动(完整课件)→地球公转→昼夜长短※★请你依次将阳光直射点对准: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逐一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所在部分纬线长短情况。春分日约是_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_,昼半球和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短_________.321赤道相等结论:在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到达北半球的夏至日时,约是____月____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上,北半球的昼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我们可以用直尺量量,除赤道以外,北半球所有的纬线昼半球部分只有_________这条纬线最长;而赤道上的昼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___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622北回归线长于等于结论: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回归线在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北,出现了什么现象?在夏至日时,南极圈以南,出现了什么现象?思考此时,北极圈以北都是白天,太阳整日不落,无黑夜,这种现象叫极昼。
南极圈以南都是黑夜,太阳整日不出,无白天,这种现象叫极夜。A.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结论:极昼极夜结论:在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后,逐惭回归赤道,当直射点移到赤道时,是_______日,约_____月____日.此时,昼半球和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短______.秋分日秋分日923相等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惭向南半球移,_______日(约______月____日)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我们可以用直尺量量,除赤道以外,北半球所有的纬线昼半球部分只有_________这条纬线最短;而赤道上的昼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度.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__现象.冬至日冬至日1222小于北回归线等于结论:极夜极昼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后,逐惭回归赤道,当直射点移到赤道时,是第二年的_______日,约_____月____日.此时,昼半球和夜半球所在的纬线长短______.春分日春分日321相等链接:地球的运动(完整课件)→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太阳直射点不断地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从而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昼夜长短也在周而复始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的夏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的冬半年综合上述一系列分析,请你归纳北半球昼夜长短有哪些规律?B.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夏至日秋分日1.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此时的南极圈以南是极夜)秋分日冬至日第二年春分2.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的南极圈是极昼)。3.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即北半球的冬季。因为此时南极地区正值夏季,是极昼或白天最长、气温最高的季节。课本P121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极夜极昼极昼极夜请你完成下列表格,并加记忆。活动见课本P121台州黄岩北纬28°,应该和表格中的哪个相近?链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SWF思考:为什么春节时哈尔滨人溜冰、看冰灯、而广州人看花市,玩狮舞?是因为哈尔滨所在的纬度位置高,阳光斜射,能量分散,热量较小。而广州所在的纬度低,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太阳能丰富,热量较多。看左图讨论:为何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纬度位置?因为不同的生物对生活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而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不同,使得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五、五带划分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因而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A、划分依据:读图请你读课本P122图4—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表格内的相关内容:23.50N--23.50S23.50N—66.50N66.50N—900N66.50S—900S23.50S—66.50S赤道23.50南回归线23.50北回归线66.50南 极 圈66.50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填好哟!1、填写表格内的相关内容:读图请你读课本P122图4—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有无无无无填好哟!读图请你读课本P122图4—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表格内的相关内容:无无无有有填好哟!23.50N--23.50S无23.50N—66.50N无无无66.50N—900N无有66.50S—900S无有有23.50S—66.50S无B.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23.50)和南北极圈(66.50)归纳:填一填读图请你读课本P122图4—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填好哟!2、我们位于哪个热量带?中国北温带划分的意义: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球 各地区差异的基础。读图请你读课本P122图4—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3、五带划分有什么意义?请你阅读课本P122最后一段文字便知道了。课堂练习1、寒带极昼期长时间受太阳光的照射,为什么还哪么寒冷?寒带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很小,相同面积上获得的阳光辐射比其他区少。2.下列地点,一年内受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
A.赤道 B.23.50N
C.23.50S D.300NA3.当太阳直射在23.50N时,我国正处于(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A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AB.CDE(1)在图上填写五带名称。
从上到下依次是 、
、 、
、 。
(2)写出A、B、C、D、E
四条纬线的度数。
A. 、B 、
C 、D 、
E 。
(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带,出现极昼和极夜
现象的 带和 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66.50N23.50N0023.50S66.50S热北寒南寒5: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全球昼夜平分的时间是(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元旦 D:春分日和秋分日
7: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更替 D:地貌的变化 BDB8:地球五带中,位于北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南寒带 D:北极带 B9:我国某地农村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到井底.这口井可能位于(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10:当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我国应为_______日,澳大利亚应为________日.B夏至冬至课堂小结四、昼夜长短变化A.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B.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昼长 > 夜长极夜极昼极昼极夜五、五带划分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因而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A、划分依据:B.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
(南北23.50)和南北极圈(66.50)23.50N--23.50S无23.50N—66.50N无无无66.50N—900N无有66.50S—900S无有有23.50S—66.50S无C、划分的意义: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球 各地区差异的基础。再请你说说整课书,
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一、观测杆影的发现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的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3、地球公转的姿态:4、地球公转的效应:自西向东约一年(365.2422天)呈倾斜状态(23.50)(1)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2)四季变化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1)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2)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3)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四、昼夜长短变化7.五带划分:由于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造成了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同,太阳高度越大,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 根据地区全年接收太阳能量的多少,把地球划分成五带。6.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5.地球自转昼夜更替地球是个球体,且不发光.不透明昼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