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以“成长小档案”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教材用四幅图呈现学生自主总结、交流本学期学习收获的场景,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回顾,再通过交流共同总结、梳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以期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优化。
(3)通过对学习中最有趣事情的交流,调出在学习历程中积累的经验、唤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受学习过程的趣味,增强数学好玩、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
(l)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可制作一些复习归纳方法的幻灯片供学生学习。第一种:标题式,采用序号标出各单元的主要内容;第二种:提纲式,采用大括号的方法标出各单元的内容;第三种:树形图,采用树状结构标出各单元的主要内容;第四种:集合圈式,使用集合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当然整理的方法还很多,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做相应的取舍。在教师示范后,就可让学生尝试用喜欢的方法进行各单元知识的整理,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2)探索多样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复习课要避免教师条分缕析式的讲解,要让学生“唱主角”。应该努力创新复习课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例如,可采用先分单元再联结单元结果的复习模式,用课件或者黑板贴纸,将单元整理结果拼在一起,绘制成一张全册结构图。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册的内容,初步形成以单元为主题的知识网络,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另外,也可以打破单元整理模式,以活动引领或核心问题引领的方式开展复习。
编写意图
(1)活动l,呈现了一幅社区示意图,用一个问题情境,将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面积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等内容串联起来,体现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既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又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第(1)题在对各建筑物位置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复习八个方向的有关知识,培养空间观念。
(3)第(2)题,通过解决“社区图书馆一天开放的时间”的问题,引出有关时间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回顾思考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4)第(3)题,通过解决“社区健身园的面积”的问题,整理和复习“面积”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
(5)第(4)题是一道实践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应用方向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学建议
(1)在解决问题中再现、完善知识结构。
在“成长小档案”中,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接下来可以结合活动1,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梳理的结构图再现在黑板(或屏幕)上,并将新出现的内容补充进去。一方面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完善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渗透复习的理念和方法:复习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随时补充和调整。
(2)增加素材,全面考查。
这四道题目涉及了四个单元的内容,提示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针对这四道题目没有考查到的内容,可以利用这幅社区图再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全面考查学生整理知识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提供社区宣传栏长和宽的数据(用米作单位),让学生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后再进行单位换算(要求用平方分米作单位),考查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和能力。
编写意图
(1)活动2,通过复式统计表,呈现要解决的“3个家庭平均每月用电量”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统计表中的信息,而且还能根据信息和问题进行估算和正确计算。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估算和笔算),同时巩固“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
(2)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后,通过小精灵提示,要对计算要点进行归纳和表述。
(3)活动3,通过两名学生近四年的体重情况,引出“复式统计表”和“小数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第(3)小题,要求学生能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做相应的解答。在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思考题是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割补的数学方法,并运用这个方法进行图形的拼组。
教学建议
(1)注意学生“四能”的培养。
活动2和活动3都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主解决。在汇报交流时,可采用“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进行: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关注学生“四能”的发展情况。
(2)总结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在完成活动2的估算时,应结合复习,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来口算,从而得到结果。还可以介绍其他方法,例如利用“乘法口诀”找到计算结果的范围,再取中间数。以408÷6为例,利用乘法口诀想“408在哪两个整十数与6相乘后得到的结果之间”,408在360(6×60)和420(6×70)之间,因此,准确值应该在60~70之间,可以选择中间数65。进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多种估算的策略。教学中,切记不能让学生先精算再估算。
(3)重视对统计表和数据的理解,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完成活动3时,应重视学生对统计表的作用、表中数据及其数据来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练习,并尝试利用已有数据信息提出问题,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练习二十三》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增加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力度。第1题是到目前为止学生学过的所有口算的练习,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第2题是乘法和除法的笔算,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率。
(2)第3题是利用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复习如何利用关于除法的数学模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第4题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可以先笔算求出58×11的结果再与620比较;也可以用估算:10辆车可以坐580,还有一辆车大约能坐60人,一共能坐约640人,620人一定能坐下;还可以想:一共有620人,前10辆车可以坐580,还剩40人,第11辆车可以坐58人,一定能坐下。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如何灵活选择算法(估算或精确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1)落实“四基”,培养计算能力。
《标准(2011)》对计算的评价要求是:百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口算,3~4题/分;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三位数笔算1~2题/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2题/分。在教学第1题和第2题时,可以设计“计算竞赛”等练习形式,检查学生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是否答标,落实计算技能的培养目标。
(2)注意培养学生灵活选择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选择有效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注意提供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例如,在完成第4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解决,再组织交流,让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都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体会如何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的学生将58看作60,估算出大约有660个座位,判断能坐下。结果虽然是正确的,但是策略是错误的。因为,把58看作60,估算的结果660大于实际的座位数,因此,实际上无法准确判断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关系。教师要注意纠正。
编写意图
(1)第5题是星号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先用估算找到近似答案,再对估算结果(近似答案)进行判断并调整。这样的练习可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作准备。
(2)第6题,是一道实践性题目。既要估测,又要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来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复习有关面积的知识,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
(3)第7题,需要求出面积和周长,考查学生是否清晰地掌握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计算的方法。
第8题和第9题,考查学生有关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第9题是最常见的出行问题,信息十分丰富,需要用倒推的策略解决。
教学建议
(1)加深对估算作用的认识。
估算的结果只是近似值,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错误,需要利用推理作出判断并进行调整。例如,第5题中的( )×19<600,学生可能把19估成20,20×30=600,根据估大了都等于600所以30×1 9一定小于600,判断括号里应该填30,这样就得出了错误的结果。教学时,可通过提出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30是能填的最大的数吗?”“31行不行呢”,让学生计算31×19,发现结果是589也比600小。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估算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呢”,让学生发现:把19估成20时,多算了1个30,而31×19比30×19只多算了1个19,所以结果仍然比600小。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用估算并不能解决,还需精确计算才能找到答案;但估算可以帮我们找到近似答案,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
(2)注意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提取和理解。
对现实情境的理解往往制约着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因此,应关注学生对情境的理解情况。如第9题应帮助学生先把“乘车检票进站”的过程弄清楚,可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理解问题的结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汇报交流时,应关注学生是否能通过有序地梳理找到数学信息,是否能应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
编写意图
(1)第10~12题,考查学生对小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标准( 2011)》要求,这些题目都只限于一位小数。
(2)第12题,用连续的两幅图呈现问题情境,数学信息比较复杂。考查学生能否根据问题找到相关信息,并能应用小数的计算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15分钟”是创设情境的条件,不参与运算。
(3)第13题,让学生收集三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级视力情况的数据,整理在复式统计表中并回答问题。考查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知识的掌握,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并关注学生的用眼卫生。
教学建议
(1)关注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几何直观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几何直观的水平,尤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否自觉地应用几何直观。例如,在分析第12题时,应关注学生是否能用画图的方式来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在分析第(1)题时,学生应能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图示。
在解决其他问题时,都应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2)注意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第13题,提供的是检查视力情况的情境,需要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学生单独收集五年级同学视力的数据会有困难,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统一组织到五年级一个班级进行收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
编写意图
(1)第14~17题都是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练习,复习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和策略,落实“四基”的教学目标。第14题是连乘问题;第15题和第16题是连除问题;第17题是归一问题,渗透正比例思想。
(2)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此题需要用“消元法”解决:“3杯水连瓶和5杯水连瓶”相差2杯水,600-440=160(克),一杯水是80克,再根据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计算出空瓶重200克。
教学建议
(1)锻炼提取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4~17题都是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若学生遇到困难,再进行指导,查找在哪儿出了问题。是遗漏题目中的信息了,还是没有理解问题的情境或没有分析清楚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解答之后,要引导学生交流是如何提取信息的、分析数量关系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在确定要用的数学模型时是怎么想的,使全体学生都得以分享这些好的经验。
(2)扩宽训练的量,梳理解决问题步骤,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中不应一题一讲,而应将这些题目按连乘、连除、乘除的数量关系进行分类,并可增加一些相应的题目。每完成一类题练习后,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找到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提出中间问题),熟悉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连乘、连除、乘除或除乘)。此外,还应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由于所提出的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不同,进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编写意图
(1)给出自我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一学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旨在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状态,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并实现一定的自我激励。
(2)让学生从9个方面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其中第1项和第2项主要是对学习兴趣的评价;第3~9项主要是对学习习惯方面的评价。
(3)在前9项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今后学习提出希望。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习惯、正确认识自我等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建议
(1)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学期结束,应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以及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学期末,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态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指标可以用教材中的项目,也可以根据评价的主体教师另行设计。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应将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是评价时间可以多样,不仅在期末进行这项评价活动,还可以把这项评价放在周评或者月评中,到期末进行总结;二是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可以将“自我评价表”粘贴在固定的位置,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也可以采用网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认识、同伴共勉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 ~109页与面积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面积的有关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面积知识学习中的模糊认识,加深对面积的有关知识的理解。
3.创设师生互动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教科书第109页社区示意图。
师:同学们,小清家所在的社区新建了一个健身园和一个商店。小清想知道健身园和商店哪个建筑物占地的面积大。想要解决小清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这学期学到的哪方面的知识呢?(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对“面积”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二)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1.独立梳理知识点。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空白卡片,把想到的与面积有关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交流,在汇报的过程中,小组同学互相补充、修改。
学生汇报面积这个单元的知识有: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
2.分小组整理知识点。
请小组内把凌乱的知识卡片按相关联的知识整理茌一起。指名先完成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整理并说明理由。
3.根据汇报,形成网络。
根据黑板上整理的知识点,教师带领全班系统整理。
(1)什么是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什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4)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5)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根据汇报进行整理,在黑板上形成如下知识网络:
师:表面零散的知识,经过大家的整理变得简洁、清晰,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三)要点复习,巩固知识
1.面积。
让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数学书的面积和周长。说一说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2.面积单位。
出示题目: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的面积是40( )。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3)杯子高12( )。
(4)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3( )。
(5)书本厚3( )。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理由,关注学生是否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形成了清晰的表象。
小结:填单位时要分清是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说一说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特点(进率:100),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比较。
(2)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7米=( )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00厘米=( )分米 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
4.面积的计算。
师:大家还记得小清的问题吗?让我们一起帮小清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题目:健身园是长85米,宽66米的长方形;商店是边长为80分米的正方形。哪个占地面积大?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到两个条件中的长度单位不同。
(四)综合练习,提升能力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4)用3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减少。
(5)一个长方形长5米,宽400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200平方分米。
2.解决实际问题。
(1)教科书第112页第7题。
注意让学生理解“它的水面是多少平方米?”要求的水面面积就是这个正方形鱼池的面积。提醒学生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区分清楚,要解决的是面积问题还是周长问题。
(2)李叔叔找来20米长的栅栏,想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怎么围好?
小组合作完成。引导学生交流发现:长6米,宽4米时,面积最大,也就是长和宽越接近时,面积越大。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时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五)全课小结,方法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面积这个单元。我们先构建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再结合要点复习来巩固知识,最后通过练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