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内容复习(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火灾内容复习(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3 00:46:00

文档简介

常见的化学反应
考点1、举例缓慢氧化和剧烈燃氧化现象a
2、知道燃烧条件a
3、描述灭火方法及原理a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自磷能够燃烧的是( )
3、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
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三者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灭火原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6年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三起特大森林大火。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目的是( )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2006年3月底,邻近昆明市郊的安宁突发森林大火,在灭火中消防官兵们使用了灭火弹。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使超导热感应材料外露,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灭火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即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碳酸钠和水生成。
(1)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   ;
(2)灭火弹在脱离人手后能够飞向火场,是因为其具有 ;
(3)在灭火中,消防队员还使用了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十二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4)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 “浇水能降温”的道理是   。
考点4、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b
5、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b
6、能根据它们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b
H2
CO
用途
相同点
可燃性
作燃料
还原性
作还原
不同点
6、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有以下几步实验的操作:(1)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2)通入氢气;(3)撤去酒精灯(4)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以上各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1)(2)(3)(4) B、(1)(2)(4)(3)
C、(2)(1)(3)(4) D、(2)(1)(4)(3)
考点7、知道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辨认具体的反应类型a
8、举例说出氧化还原反应a
9、知道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a
7、由氧化铁(Fe2O3)反应制取铁的操作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
(1) 2Fe2O3 + 3C 高温4Fe + 3CO2↑
(2) Fe2O3 + 3CO ==== 2Fe + 3 CO2
(3) Fe2O3 + 3H2 ==== 2Fe + 3H2O
写出产物有二氧化碳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特点
8、请写出下列方程式,讲出下列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哪些属于放热反应
(1)将胆帆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2)酸碱中和生成水
(3)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5)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考点10、列举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a
火灾演练场
小明晚上在家睡觉时着火了。他马上摸门,发现不烫。就用A、湿毛巾捂着鼻子逃出房间B、直接逃出房间。当发现前方有浓烟时,A、趴下或匍匐前进B、继续跑步前进;下楼是A、乘电梯B、从安全楼梯下
若发现门很烫时,楼层又不高A、结绳自救B、跳楼逃生
若发现门很烫时,楼层又很高时_______________
课件34张PPT。火灾中的科学相关新闻能否将火灾中人员伤亡降到最少?为什么会发生火灾?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知识结构: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火燃烧: 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
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 )
DC点击中考氧化反应 缓慢反应: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爆炸: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剧烈反应燃烧可能引起自燃知识结构:
3、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
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三者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C点击中考知识结构:隔离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火一5、2006年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扑灭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三起特大森林大火。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目的是( )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点击中考6、2006年3月底,邻近昆明市郊的安宁突发森林大火,在灭火中使用了灭火弹(如右图)。
灭火弹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灭火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受热即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有碳酸钠和水生成。
(1)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             ;
(2)灭火弹在脱离人手后能够飞向
火场,是因为其具有 ;
(3)在灭火中,消防队员还使用
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以汽油为燃料,喷出类似十二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

(4)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常被烤得难以忍受,需要不断往身上浇水。 “浇水能降温”的道理是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绝空气惯性大量冷风带走热量,使燃烧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水蒸发吸热 火场凶手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300倍,使血红蛋白丧失了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一氧化碳12月12日,一名消防战士在救火中因吸入过多浓烟中毒,在接受治疗。新华社发(1)反应产物不同知识结构:(2)具有毒性2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有以下几步实验的操作;(1)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2)通入氢气;(3)撤去酒精灯;(4)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以上各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1)(2)(3)(4)
B.(1)(2)(4)(3)
C.(2)(1)(3)(4)
D.(2)(1)(4)(3)C一通
二点
三熄
四停排尽试管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爆炸。以免生成的铜在高温下被氧化。尾气处理:防止CO
污染环境知识结构:7、由氧化铁(Fe2O3)反应制取铁的操作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案,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其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1) 2Fe2O3 + 3C ==== 4Fe + 3CO2↑
(2) Fe2O3 + 3CO ==== 2Fe + 3 CO2
(3) Fe2O3 + 3H2 ==== 2Fe + 3H2O 高温 高温 高温⑴⑶⑴ ⑵ ⑶C、CO、H2 Fe2O3点击中考基本类型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A+B=ABAB=A+BA+BC=B+ACAB+CD=AD+CB知识结构:写一写写出产物有二氧化碳的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O2====CO2点燃CaCO3 +2 HCl ==== CaCl2 +H2O+CO2↑
CaCO3 ==== CaO +CO2↑ C+2CuO ==== 2Cu+CO2↑加热高温8、请讲出下列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哪些属于放热反应
(1)将胆帆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2)酸碱中和生成水
(3)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5)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吸热放热放热
放热
吸热点击中考如何火灾自救“12·12”火灾死亡21人,工作人员在清理火灾现场时发现,由于二楼没有过火,19名因浓烟致命的死难者身体完好,有的死难者甚至坐在凳子上,还没有来得及奔跑就死了。 21条生命的警示 温富大厦10楼住户薛芳女士说:“一开始,我还想打开窗子,透透气。可是往外一看,满天都是浓烟。我知道出事了。” 薛芳马上关严全部门窗,然后藏到一间暂时还未涌入烟尘的房间。她用一条湿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等待救援到来。12月12日,一名被困在高楼中的女子挥舞毛巾求救。 第一招:保持头脑冷静
第二招:果断逃生
第三招:智闯浓烟区
第四招:冲出着火带
第五招:逃向天台
第六招:利用自制绳索自救逃生 逃生六招关注考点关注考点1、如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类型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类型(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AB点击中考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点击中考B CAB C D4、下图I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铜制燃烧匙可以在试管M中上下移动,虚线框中的装置需从图Ⅱ中选取。图Ⅱ中的细铜丝一端绕成螺旋状,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后再迅速地伸到制得的氢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I中,试管M内的液体应选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图工的虚线框中,应选用图Ⅱ中的 _____ (填“A”或“B”)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制氢气的方法与锌粒直接加
入试管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稀硫酸H2SO4+Zn=ZnSO4+H2↑ B H2+CuO △ Cu+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5、将N2、H2、CO、CO2、O2五种气体混合物依次通过灼热的铜丝,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浓硫酸,则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______ 6、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根据生活经验,下列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生石灰里加水 B、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 C、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氢气在氧气里燃烧BN2、CO26、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⑶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外焰内焰焰心abc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________(填“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许多国家签署了停止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
的原子。根据图示判断,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A有报道称:人工降雨是一个物理变化,不是形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因此不会造成污染。人工降雨使用的是干冰和碘化银,干冰来源于空气,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因此不会破坏环境。请分析此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2005.厦门)
(1)小红查得碘化银的资料,请据此填写下表。
有关资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碘化银在人工降雨时见光分解,生成碘单质和银单质光 2AgI =2Ag+I2 分解反应可用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得难溶于水的碘化银,同时生成硝酸钾
(2)人工降雨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是指 。
(3) 对报道中“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的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 7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中,不合理的是( )
A)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在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 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由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