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由微粒构成( 第一课时)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由微粒构成( 第一课时)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05 18: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首先我谈一下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接下来我谈一下他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 知识技能目标:
(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3) 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4) 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 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科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接着我着重讲的是教学过程
在引入过程中,由古诗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闻到桂花的花香。引发学生的思考。
接着由 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直接进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展示建筑物的图片,由建筑物由一块块砖块堆砌起来引起学生的思考:物质是不是也是由无数块“砖块”组成的呢。
再向学生展示苯分子的内部结构。
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存在。
本书的教材中由方糖给出分子的定义,方糖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便于学生容易理解分子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化学性质”,难以把握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的定义,因此不要求学生记住分子的具体概念,只要求学生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即可。
根据学生对分子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回答水和二氧化碳是由什么构成,来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之后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征:---- 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由于学生对1.5万亿亿这个数字没有直观的了解。我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假如10亿人来数一滴水分子,如果没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9000年。学生对1.5万亿亿这个数字有形象的认识。意外的答案必然 有更深刻的记忆。
我是通过拟人的手法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向学生展示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实验结论。
对于分子的第三个特性,还是从拟人手法开始提问: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之后演示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这个实验。对于学生迷惑不解的实验结果,我会举生活中的芝麻与黄豆混合的现象引导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刚才的实验现象中。把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学生能轻易理解并得出结论。且能培养学生的只是迁移能里力。
由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及时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最后就是课堂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且设计最后题分子是最小微粒吗 分子还能分吗?为下一节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