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果实和种子,了解果实的特征和分类,明确种子是果实的一部分。
2.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发现种子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3. 了解种子传播的多种途径,体验到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4. 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并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表述出来。
5. 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植物的繁衍要靠种子来繁衍。
6.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果实的特征和分类,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
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萝卜1个、土豆1个,每两个学生1个花生,每组湿黄豆、湿蚕豆种子若干、放大镜1个、镊子1把、实验记录单1张,学生自备梨子、橙子、番茄等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分辨果实,初步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关系
1. 出示各种水果和蔬菜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研究果实和种子,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来,我们把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举行一个蔬果展览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生活中哪些是果实呢?这些蔬菜水果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 同桌可以讨论一下,说一说哪些是果实呢?为什么?
3. 我们常说“开花结果”,这个“果”就是果实。
师:有些同学可能还是觉得不够理解到底如何来分辨果实的,显然我们从果实的外部是找不到果实的共同特征的。
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师:把果实横向切开或者纵向切开,仔细观察比较从果实的内部构造上去寻找吧!(切开:梨子,橙子,番茄,)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用小刀拨出果实内的种子。) 生:种子。
师:对!果实内部都包含种子,而种子以外的部分都称为果皮,果皮通常具有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
小结:我们知道植物开了花结的果叫果实,还知道了植物的果实都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
(板书:果实 果皮 种子 )
4.教师示范操作验证
师:正是因为果实里面都有种子,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萝卜和土豆,切开后,里面有种子吗? 生:没有。
师:对啊,因为萝卜是直竖的根膨大的部分所以没有种子。那它还是果实吗?
生:没有。
师:由于土豆和莲藕的内部也没有种子,所以它们都不是果实。(用小刀切开土豆和莲藕。)
师:那么香蕉是不是果实呢?我们切开看看!
预计:(生:①不是,但有黑色的小点。②是,因为它是水果。)
师:噢!其实黑色的小点就是种子,所以香蕉是果实。
5.补充说明 师:有些果实比如香蕉、菠萝一般不需要种子繁殖所以它们的种子逐渐退化了。
6.观察果实的构成
师:大家看,桃果实的最外层很薄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用刀把外层桃皮削了。)
生:桃子皮。
师:桃果皮的中层肥厚多肉便是我们食用的部分?桃果皮的内层便是我们常说的桃核。(用小刀撬开桃核。)在桃核的里面有一粒种子。
7.了解果实的分类
师:桃子长得又圆又大诱人可口,花生、葵花子却长得灰乎乎又瘦小,但是它们都是什么?外面有果皮,里面有种子。(剥开一粒瓜子。)
生:果实。
师:对,有的果实果皮肥厚多肉我们称为肉果,而有的果实果皮干瘪无肉我们称为干果。
小结:果实可以分为肉果和干果两类。(补充板书:肉果、干果)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思考与课堂实证,为学生正确建立果实的概念提供了充好的材料,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很好地分清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
观察种子,探索种子的内部构造
1、过渡: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果实的构成和种类,果实除了可供我们食用之外,它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生:种子。
师:大多数植物的一生,都是由果实中的种子开始的,种子也给植物带来了更大的生存机会,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研究——种子。(教师板书)
提出问题
师:你想了解关于种子的哪些知识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提出问题。
预计:(生:①种子的种类有多少?②特点怎样?③种子内部是什么样子的?④种子里面的小芽有什么作用?⑤小芽叫什么?⑥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研究种子兴致很高,老师很欣赏大家这种好学好问的精神。但这么多问题咱们不能在这节课上全部解决,所以让我们选取一些这节课上可研究的问题,老师建议先来研究一下种子的内部构造好吗?
3.进行预测
师:一个小小的种子能够成长为形态各异的植物,那么这个蚕豆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吗?
学生发表观点。 预计:(生:①蚕豆里面有两个瓣。②瓣上有小芽。③瓣的形状有点象椭圆形。)
4.解剖实验并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但科学要尊重事实,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解剖实验。
播放视频:《种子各部分名称》 进行演示实验。
小结视频中知识:认识种子各部分名称
师:镊子剥下的蚕豆壳叫种皮,白白嫩嫩的两片是子叶,露出的尖尖的是胚。尖尖冒出来的部分是胚根,与子叶相连的是胚芽,连接胚芽和胚根的是胚轴。
师:别看这小小尖尖的胚,将来能发育成长为一株植物呢!而两片肥厚白嫩的子叶都是为胚提供养料的。(板书:种皮 子叶 胚)
师:课件出示蚕豆及胚的结构示意图。
师:下面请各位同学根据视频中的要求自己动手实验。
师:同桌两人相互配合,共同解剖,协作画图。(完成小学科学习作实验单70页。)
(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选择一些图贴上黑板。)
5.多种种子验证内部构造
师:其他的种子是否都是同样的构造呢?请同桌两人每位同学自由选取桌上的一种种子,黄豆种子或者花生种子,剖开观察种皮、子叶和胚分别在哪里?
学生实验并汇报。
预计:(生:①花生里肥大的是子叶。②花生里也有尖尖的胚。③剥下的是皮。④黄豆里大大的是子叶。⑤黄豆里也有胚和种皮。)
6. 小结
师:我们刚才解剖了三种植物种子,发现种子都包括几部分? 指名回答。
预计:(都包括子叶胚和种皮。)
师:对!大多数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子叶和胚。
[设计意图:蚕豆种子比较大,结构清晰易观察,在观察蚕豆种子知道蚕豆种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较小的黄豆种子或者其他种子,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种子结构概念提供了基础。]
知识归类,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1.(过渡)师:我们已经弄清了种子的内部构造,大多数植物要繁衍后代都要靠种子的传播,种子又是怎样展开这趟生命之旅的呢?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了解哪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计:(生:①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的。②椰子是靠海水传播的。③葡萄是靠小鸟传播的。④豌豆是靠自身的弹射传播的。)
教师根据回答适时板书。
2.播放课件:种子的传播
师:植物妈妈真有本事,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种子,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种子还有哪些传播方式。
师: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为使自己的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而慢慢适应环境,慢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如风力、水力、动物,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弹射等。
(板书:风力:蒲公英 动物:苍耳 水力:莲子 弹射:豌豆)
[设计意图:自然界充满了神奇,植物种子的传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结合学生的已有概念,鼓励学生更多去探寻自然的奥秘。]
全课总结,回顾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1.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哪些知识?
预计:(生:①我学到了果实的构成和分类。②我知道了种子的构成。③我还了解了种子传播的方式。③我知道了果实有种皮和种子。④我还知道种子里有子叶和胚芽胚根。⑤我还知道有的种子是靠外力来传播,有的种子是靠自身弹射来传播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对全课的学习内容再次进行梳理,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
2.作业布置
完成《小学科学习作》第12页。
3.拓展
师:其实有关果实和种子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老师想留个问题给大家课后思考并实验:一颗种子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萌发呢?希望大家自己动脑设计好实验方案并且亲手播种一颗种子,下节课上一起交流你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打下基础。正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1.果实和种子
果实:果皮+种子
蚕豆:种皮、子叶和胚(胚根、胚轴、胚芽)
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水力、动物、自身弹射等(共12张PPT)
点击输入标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点击输入标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
观察果实和种子
观察种子的结构
种子是怎么旅行的
观察果实和种子
观察水果或蔬菜,说说什么是果实。
观察果实和种子
果实都有果皮,内部有种子。
种子
种子
果皮
果皮
观察果实和种子
果皮
没有种子
观察果实和种子
果皮
小黑点就是种子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花生 凤仙花种子 玉米 蚕豆
红豆 绿豆 黄豆 油菜子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蚕豆与黄豆种子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蚕豆种子
观察种子的结构
观察黄豆种子
种子是怎样旅行的
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植物妈妈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
刺果:它的刺毛顶端带有倒钩,可以牢牢钩住所附着的东西,不易脱落,使动物在不知不觉中为它传播种子。
浆果:小鸟可以帮助它传播,小鸟把种子吞到肚子里,后经鸟粪排出。种子就可以传播到新的地方。
种子是怎样旅行的
椰子:利用水力来传播种子。
蒲公英: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挪威枫:种子和槭树的种子一样,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风能将种子带向远方。